【摘录】:作者认为“高度集中注意力,是一种需要训练的技能”,怎么理解这句话?
很多人会认为:我之所以没有办法好好学习、努力工作,没有办法一动不动地专注起来,是因为没有动力,动力不足,才会这样。
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定势思维。你之所以不专心,是因为你的大脑已经习惯了分心。这就是某种程度上的心智残疾,“心智残疾”这个词用得非常准确和犀利。因为很多人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思维,做到自律,肯定就是一种心智残疾的表现。
【感想】:的确,我们的大脑习惯分心,这是不好的定势思维。平时自己写晚思作业时都习惯玩一会手机,导致自己很难进入学习状态。通过学习《习惯的力量》这本书得知可以用好的惯常行为替代这种不良的习惯。作者提出想要提高注意力,可以通过平时的训练就可以加强。
【摘录】:今天我们介绍的准则,叫做拥抱无聊。
因为你之所以没有办法高度集中注意力,没有办法专注,是因为你只要坐在那算一道数学题、填一个表格,只要一觉得无聊,或者遭遇到一点点认知上的挑战“这题有点难,表格有点复杂”,你立马就会想要把现在低刺激、高价值的活动给丢弃掉。你不想工作,不想学习,就想转向一些低价值的活动。比如刷刷你的微博,或者做一个更简单的工作:“我不写论文了,能不能去练练字”等等。
如果经常这么做的话,你的大脑会没有办法容忍没有刺激性、新奇性的东西,这种经常的转换,削弱了大脑集中注意力的心理力量。
【感想】:我们大脑的系统1喜欢简单,不大需要思考的事情。所以作者告诉我们经常逃避一些有困难的难题,就会削弱大脑集中注意力的心理力量。
【摘录】:这是策略一,不要从分心当中拿出时间来专注,要从专注当中规划出偶尔的分心。
有些人会设置网络安息日,会找出一周当中的两天,这两天不碰网络、不碰手机,用来专注学习。这样一个方法没有用,就好像你要求自己减肥五天,然后两天暴饮暴食,没有用,你不会相信这样减肥能瘦下来。
我们应该转变一下思路,不要总是规划你的专注时间。就是从我的分心时间当中,拿出一部分来专注:一周拿出两天来深度工作,一天当中拿出一个钟头,一定要认真学习。
不要这么规划,你可以反向规划。你应该从专注当中,去规划出偶尔分心的时间!比如我一周当中,可以拿出两天,这两天可以玩一玩电脑,做一些肤浅工作。
这么去规划,就可以减少你对分心屈服的次数,增强你控制注意力的能力。在这样的规划之下工作的时候,你已经预先计划好了,什么时候允许自己刷微博,什么时候允许自己打开电脑。
【感想】:作者所说的观点同媛媛老师以前介绍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效。媛媛老师告诉我们,她每天都会提前把自己任务计划好。在专注时间内,不允许其他任何事情打扰。然后每天抽出固定时间来回复信息或者处理其他事情。我觉得这个方法非常好,我们既处理了重要紧急的事情,又能够把一些琐碎小事处理好。
【摘录】:策略二,有成果的冥想。
很多时候我们是没事干,或者是有事干,但是心智空闲。
比如走路,我的两个腿在走路,但是我的大脑是空空的,没在忙碌。坐公交车的时候,我的大脑也没有事情做。这时候,你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个定义明确的难题上。注意是“定义明确的难题”,而不是天马行空,胡思乱想。
有成果的冥想,就是去想一个定义明确的专业难题,比如想一下“我接下来年会的演讲要怎么写”,或者想一个商业策略等等。
这样的冥想,可以提高你深度思考的能力,这种有成果的冥想,可以让我们克服无聊,抵制分心。
策略三,训练自己记忆一些东西。
记忆力跟注意力的关系,我在很早以前的课程中,就跟大家分享过,很多人老说自己记性不好,自己笨。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他之所以记不住东西,是因为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出了问题。
所以注意力跟记忆力本来就是有关系的,作者说“训练记忆力,可以同时训练你的注意力”。反过来也是成立的,当你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提高之后,记忆力好像也变强了。
日常生活当中,训练注意力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穿过各个房间,按照次序记住每个房间当中的物件;记一副牌,把一副牌弄乱,然后记它的顺序等等。实际上任何需要持久注意力,有组织的思维过程,都有类似的效果,不一定要去记个东西。
【感想】:作者提出有成果的冥想,有组织的思维过程的可以训练我们的注意力。从而使我们不会为外界的环境而分心,更容易进入深度工作状态。昨天女儿回家说她最近学习状态不太好,记东西老师忘记。我说首先你要学会理解记忆,就像媛媛老师说的复述记忆法。其次你可以尝试培养你的注意力,你注意力增强了,那么你记忆力也就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