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代尔诺与罗马新圣彼得大教堂背后的故事
卡洛·马代尔诺(Carlo Maderno,1556——1629)是最早迈向巴洛克阶段的建筑家,也是最受争议和批判的人物。
1607年,他受教皇保罗五世(Pope PaulV,1605-——1621年在位)的委托对已基本完工的圣彼得大教堂进行改造。
由波尔塔和丰塔那遵照米开朗基罗的意图完成的圣彼得大教堂是一件寄托了文艺复兴理想的杰作,但是它的缺陷从一开始就很明显,那就是未曾考虑——或者说是有意忽视——使用的问题。
并且,对它的批评之声始终不断。
其实,回顾世界建筑史,我们已经发现,我们也已经看到了从拉斐尔修改伯拉孟特方案开始的多次反复,即使是由米开朗基罗这样的伟人最终完成了的理想主义的集中式方案,也不能丝毫阻挡批判的声浪。
人们抨击它“不是按照教会的原则建造的,因此不适合高雅而便利地举行任何神圣功能的庆典。”
在那个时期的特定环境下,在反宗教改革运动影响下,保罗五世做出决定,教堂的使用必须要能满足天主教队列仪式,必须要能容纳不少于从前人数的信徒。
因此,马代尔诺拆除了由米开朗基罗设计的正立面,参考维尼奥拉设计耶稣会教堂的成功做法,在人口方向增加了一段大约60米长的巴西利卡式大厅。
这段新加的大厅重新恢复了中厅作为教堂空间积极参与者的角色,使得从伯拉孟特开始不断反复的“集中式与巴西利卡式之争”就此画上句号。
并且,马代尔诺还在大厅之前以米开朗基罗设计的圣洛伦佐教堂的立面方案为样本建造了一座高51米的宏大门廊。
而且,它一反意大利传统,完全无视内部大厅的构造特征,确立了巴洛克时期独立式教堂大门的新形象。
但也正是这段大厅和这座巨大门廊使马代尔诺蒙受了历代建筑史学家严厉的口诛笔伐,因为不论在内在外,人们瞻仰那个伟大大穹顶的视线都由于他的大厅和门廊而受到“无情”的阻挡。
不过,严格地说,圣彼得大教堂不是罗马城的一部分,但它仍然是罗马城天际线上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
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见圣彼得大教堂巨大的中央穹顶和周围的小圆顶。
如果走到近处看看的话,会有很多经典映入你的视线,你会发现诸多不同。
米开朗基罗的大穹顶,布鲁内莱斯基的穹顶是八边形的;米开朗基罗是圆的;布鲁内莱斯基的穹顶是露砖的,米开朗基罗的是有铅皮覆盖的。
后来。从这座圣彼得大教堂穹顶建成之后,这个米开朗基罗穹顶就成了标准,后人无不争相学习。
且,只要学过建筑史的都知道,凡是有这种铅皮覆盖圆形穹顶的,就基本可以把它归为文艺复兴晚期、巴洛克、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
此时彼刻,我们再走近一点,看看它的正立面。
从伯拉孟特到米开朗基罗,这座新的教堂都是希腊十字平面的,也就是十字型的四条边一样短。
1604年,教皇保罗五世指派建筑家马代尔诺(Maderno)担任新教堂的建筑师。
马代尔诺可谓是意大利巴洛克建筑的先驱,他在之前一年刚刚完成罗马的圣苏珊娜教堂。
那是一座小型的教区教堂,它是意大利第一座巴洛克式教堂建筑,也就是巴洛克示范工程。
并且,这座圣苏珊娜教堂的正立面打动了教皇保罗五世,保罗五世强迫马代尔诺修改米开朗基罗的设计,马代尔诺只好照办。
他把原来的希腊十字平面加长正厅成了拉丁十字平面,然后设计了宏伟的正立面。
他还别出心裁地在正门上方建了阳台,教皇每到重要节日就可以从中间那个出来,站在阳台上给教民们祝福,然后接受大家的欢呼。
当然,这个改动也有一些遭人非议的结果,你看,很明显地,站在很近的位置几乎看不见完整的大圆顶,而且根本看不见它周围的小圆顶。
因为,罗马新圣彼得大教堂、大约在距离正立面90米处拍摄的话,且也只有在这么远的距离上,穹顶才能够被完整看到。
不过这不能怪马代尔诺,保罗五世拄着权杖站在他身后,他做设计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其它选择。
因此,后来以至于法国大画家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评价它的时候认为它看起来就像个火车站。
且,法国大建筑家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5)更是在文章中痛心疾首地写道:“米开朗基罗用石头造这样一个穹顶,是一件了不起的壮举。……这方案总体统一,它把各种最美的、最丰富的元素组织在一起,……整个是单体地、集中地、完整地屹立起来。眼睛一下子就把它抓住。米开朗基罗完成了圣坛和穹顶的鼓座。后来其余部分落到野蛮人的手里,一切都毁了。人类失去了智慧的伟大作品。……立面本身是美的,但跟穹顶没有关系。这类建筑物的真正目的是穹顶,但它被挡住了。……卑鄙无耻的人们把圣彼得大教堂杀害了,里里外外;现在的圣彼得大教堂傻得像一个腰缠万贯而厚颜放荡的红衣主教。极大的损失。痛心的失败!”
PS:部分资料来自世界建筑简史及美术史和外建
我是 @别具一格格,爱文字爱分享爱创作。
正在码字创造人生,
岁月孤苦,唯热爱可抵漫长,
期待与你相遇,学习,进步与成长。
喜欢记得点赞收藏,我们下次分享见。
期待关注,让你每天收获一篇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