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换汤不换药
昨晚四哥(老公的亲哥)带着一个朋友一起来我家,看望老父亲,他们晚上住在我家。
我们在闲聊,四哥和那个朋友说到,家里的亲戚都愿意来我家,因为我好相处,一方面舍得给亲戚吃喝,另一方面始终一个态度,有时候人多,家里弄得乱七八糟也不会面带不悦。大人们不用说,只要来这个城市,都愿意来我家,就连他只有两岁的小外甥都念叨着要来我家,我是老少皆宜型,道行很深。
我自认为我属于不善言辞的人,也喜欢安静,我没有好的社交能力,全凭实在,我觉得我像我的爸爸,爸爸平时没有什么废话,在我的记忆中爸爸基本不和我们聊天,总是不拘言笑,一本正经的样子,缺少一种连接感。直到老了以后,爸爸才话多起来 ,也愿意和人有多的交集,现在会找机会和我们说一些家事。
爸爸的处事态度,似乎是一种君子之交淡如水,不远不近,比较自在,别人怎么样似乎影响不到他,他有自己的世界。
我一直觉得我继承了爸爸这一部分,我认为我有在太热闹的环境中抽离出来,或者屏蔽一些噪音的能力,我也喜欢独处。
当别人这样评价我时,让我想到我的妈妈,我觉得我不像她,我妈妈的热情好客是有目共睹的,她的一些行为在我眼里是匪夷所思的,比如,二十多年前她愿意不辞劳苦,几次倒车从城里把我们不穿的衣服背回村里给乡亲们,还有家里吃好吃的会给几个孤寡老人送去,还喜欢组织聚会,把我们带给她的零食分享给其他人,还有妈妈似乎和谁都可以聊几毛钱的磕 ,身边从来不缺朋友。
我不喜欢妈妈的热情,我也认为我不像她,我更做不到像她一样热情。
让我没想到的是在他人对我的评价体系里,我居然是老少皆宜,和谁都可以处的来。这难道不是我妈妈才有的能力吗?
我曾经口口声声,心心念念不希望自己像妈妈一样为人处世,觉得很麻烦,自己的空间被他人占用,没想到中年以后,我发现我已经不知不觉中继承了妈妈的处事之道,虽然不像妈妈那样写在脸上,却是以一种隐秘的方式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很多时候,会听到这样的心声 :我长大以后一定不要像我的爸爸或者妈妈,他们的行为是我不认可的,甚至讨厌的,比如,爸爸妈妈的职业,爸爸妈妈的言行举止 及处事之道等等 ,很多人信誓旦旦的说什么;我要做全新的自己。
可是直到有一天你会发现长大以后,我还是成为了你的样子,很多人曾经因为小时候受父母控制而苦恼,以为自己有了孩子会不一样,结果等自己做了父母会换一种方式控制自己的孩子。举个例子,一个朋友,小时候父母对她要求严苛,用一种你必须怎么样怎么样的方式控制她,她有了孩子以后,会用,孩子你不怎么样我会很难受很难受的方式控制孩子。
唉,这难道不是换汤不换药的把戏吗?,变个脸,用新的方式一代一代传承。放心吧,你的生命来自于父母,你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影响,你的身上无论如何也会有父母的影子,努力摒弃一些不好的品质,继承一些好的品质,发展出更有积极意义的部分,让生命不断向前发展并进步着。
齐帆齐第3期28天写作营 第(18)篇 1190字 累计2168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