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开学季,一位年轻的校长问我:“如何做好一名校长?”。顿时哑然,一口答不上来,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当一个好校长不容易。面对教育的新形势,新发展,如何准确定位,宏观把握学校的发展,为学校发展造好蓝图;“如何做好校长”,是摆在各位校长面前值得思考,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仔细梳理,重新审视当校长几年的经历:记得2016年在北师大校长培训时,一位专家讲过这样一句话,如雷在耳:校长分为两种,一种是“勤劳型”校长,一种是“智慧型”校长。多少年我一直在对号入座:我是“智慧型”还是“勤劳型”校长呢?作为最基层的校长,如何做到校长的“勤劳”与“智慧”呢?现在想一想,真正做到“勤劳”与“智慧”并重才是一个校长的最高境界。
校长必须是“勤劳”的,准确的说是“勤奋”的。校长是一个学校发展的首席,必须做到身体力行,树立榜样,深耕学校文化、理念,植根于师生、家长当中,才能创办适合师生发展,教师快乐、学生健康的教育。真正为党、为未来、为世界培养人。
韩愈有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校长的“勤劳”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勤”学习
我们经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那么,作为老师的老师----校长,应该有多少水?我们无法计量,深不可测。作为校长我们要深感压力,自己的水源不足,校长的水从哪里来?从不断的学习中来、从阅读中来。反观现在我们很多的校长,成天忙,忙于应付各种事务性的事务,没有时间学习、看书。
清水久三子在《学习变现》一书中写到:“不是因为忙而没时间学习,而是因为不学习才忙。”
再看看教育界“魏书生”、“李振西”、“李希贵”、“汤勇”等教育“大咖”、“校长典范”、“局长楷模”,我们能有他们忙?任课、管班、著书、讲学、研讨.....每一位的光鲜背后无不是辛勤汗水的付出,每一位无不是坚持学习、坚持阅读才走到今天。
李希贵校长在《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中这样写道:“我真正的学习生活是从读书开始的,我真正的教育人生也是从读书开始的。读书,使我顿悟了教育;教育,使我顿悟了人生。阅读不但可以改变教师的匮乏、劳累、繁琐的人生状态,而且阅读积累得越多,给孩子们攀爬的阶梯就搭建得越结实、越长远。”
只有校长爱学习、爱阅读,站在“古贤”的肩膀上放飞自我、办特色教育,教师、学生才有可能爬得更高、看得更远、飞得更高。特别是教育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更需要“专业型”、“前卫型”、“创新型”校长。
现在越来越觉得,一个学校办得如何,首先应该看学校的校长、老师是不是爱学习、爱阅读。一个学校就算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是,只要学校能看得见“书架”、闻得见“书香”,这样的学校再差也不会差到哪去。
二、“勤”深入
“一个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和老师,成就学校就是成就学生和老师,那么作为校长我们就要深入了解学生和老师的需求,才能真正把学生培养好、老师发展好。
深入学生。我经常对老师说:学校就像百花园,每朵花都在自己独自绽放,都有独特的魅力与芬芳,只有我们静下心来,蹲下身来,才能听见花开的声音。校长每天要走进学生当中,深入“两堂”:“学生课堂”、“学生食堂”,倾听学生的声音。才能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明白“五育并举”、“因才施教”我们从哪里开始、在哪里落地;学生身心健康需要怎样的呵护;真正明白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只有了解这些,作为校长才能对自己的办学治校做到心中有底,任何时候不着慌。但现实中我们很多的校长很少有心情、有时间来倾听“花开的声音”,这也是我们教育最大的缺失和遗憾。
深入教师。一直以来我认为学校里“教师第一”,我们要始终把教师放在学校的正中央,因为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深入了解教师,我们会发现我们广大教师队伍是一支“讲团结”、“乐奉献”的队伍。作为基层教师待遇并不高,但老师们还是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作为校长我们是由衷高兴,更应该把我们的教师“高高在上”,深入了解让每一位教师特点,让每一位教师都“闪闪发光”。
苏赫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
校长让每一位教师享受到专业成长的快乐、教育的幸福,才是学校发展的不绝动力,才是学校发展的引擎。
三、“勤”律己
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任何人做任何事,第一要务是“修身”,即为“律己”做好自己。作为校长更应该成为“修身、律己”的典范,因为校长的一言一行影响的是每一位师生。校长除了应该从“八项规定”等法纪法规显性上“律己”外,更应该从专业发展等隐性上律己,让校长的成长看得见。魏书生老师坚持常年写日记,一日不落,足足坚持几十年,他把写日记比喻成一场“道德长跑”是“与自己对话”,每日一省,这就是“自律”。汤勇任职阆中教育局长期间对教育人承诺,每一年出一本书,“汤勇晓语”公众号坚持日更新,12年来他做到了,《致教育》、《教育是最美好的修行》、《为未来而教、而学》等十几部专著应吮而生,这就是更高层次的“自律”。
作为校长只有“勤奋”还远远不够,只能是浅层次的“治学办校”,学校的办学水平,更重要的是体现校长的“智慧”,“智慧”从哪里来?从“思考”、“反思”中来,校长要注重“四思”,着力提高办学档次。
一、“思”发展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教育日新月异。作为校长我们要时刻有“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和压力,要把学校发展摆在首位,勤于思考自己所在学校如何与科技接轨、与未来接轨、与世界接轨。校长要站在高站位、大格局、宽视野的角度来规划学校发展,同时要从细微处、断截面找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点。勤于思考我要把学校带到什么地方去?把学校发展助推到什么样一个高地?从自己学校走出去的孩子将成为什么样的社会人?
二、“思”特色
学校特色,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有“办学特色”、“课程特色”、“管理特色”等多方面,其实都可以概括在学校“文化特色”的范畴以内。一所学校的特色文化,就是一所学校的DNA,识别度相当高,是不可复制的。作为校长我们要致力于思考、打造学校的“特色文化”,让学校有“神”、有“魂”。
我很钦佩、崇拜光谷十二小李伶校长,一到十二小,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人文、地理特点,从学校生源到输出什么样的人才,全面综合研判,确立“适尔”办学理念和文化特色。“适尔”同音“十二”,更重要的是“创办适合每一个孩子发展的教育”关注学生全体,“因材施教”,从“怀英树下的故事”到“养蚕达人”项目式学习无不体现“适尔”的教育。2015年麻城五小开始挖掘“根源”文化,几年来“启智慧之源,育生命之根”的办学理念,“培养有根基好少年、做梦想好教师”两条主线,已渗透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三、“思”管理
很多时候,我经常在思考,如果把学校管理努力向企业管理靠近,把企业管理的先进经验应用到我们学校管理中来,我们是不是会有更新的收获、更好的效果。学校管理应落实在班子队伍建设上、教师团队的培养上,更应该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上。
例如:对于学校工作例会的管理,很多学校乐于开会(总怕上面的精神没有传达到位,教师的心没有拢到一起),作为教师员工,抵触开会,作为校长是否应该思考,可以尽量控制开会时间,努力创新会议模式,让每次会议利人、利己。武穴附小把每月教职工例会内容规定为:30分钟阳光教师幸福说+40分钟核心问题大家谈+20分钟校长眼里好教育。努力把例会变成成果分享会、精神滋养会和专业培训会,收到良好效果,这种管理的模式值得借鉴。深入人心的管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思”不足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既有可能成为名师。”
我们作为校长更应该明白“反思”的重要性。时刻反思学校宏观顶层设计的不足,思教育教学的不足,思课程建设的不足、思日常活动的不足,因为教育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在反思中我们才能把控教育的节奏、遵循教育的规律,还教育以最本真、最原生态的教育。
愿我们的校长都能“勤劳”与“智慧”并存,愿我们的教育都能------“乐在从游,期于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