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川荀氏是一个世家大族,曾出不少豪杰。荀淑号曰神君,荀氏八龙也是名不虚传,特别是荀爽,官至司空。荀彧,为荀绲之子。他出生于世家,自幼受儒家思想熏陶。虽说四书五经并不适用于乱世,但是这些书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培养儒家学说之中的处世之道。所以说我认为经过儒家思想熏陶的荀彧,不应当是纯粹地忠汉或忠魏,他只是希望结束这混乱的时代,让百姓平安。换句话说,他是一个仁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古仁人。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君子数不胜数。到了后来,君子渐少。荀文若,就是这些君子之中的一位。他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他希望尽一人之力,爱护所有的人。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以一人之力去修补这破碎的河山本就是不可能的。所幸,他结识了曹操。我想,他们一开始都是有一样的心愿,都是一同爱护人民的。但是荀彧的爱护大多是平等的,而曹操大多是一种施舍。所以说曹操称公加九锡的时候荀彧会反对。曹操没有统一天下,还天下以太平安宁,就希望封王拜相。这在荀彧眼里是不能接受的,他不可以看着曹操这样做下去。但是,曹操不能退,要不他就会万劫不复。荀彧理解他,也明白他后面的一个利益集团所需的东西。即使曹操不希望称公,他也是不得不称公的。更何况,曹操应当是希望称公的。曹操在统一的过程中越来越希望推行王霸之道,就是以武力征服,人心不归之处以武压之。先得强权,再以权压之。权利对于每一个人都是极具有吸引力的。但是,他因此就是没有完完整整地坚持自己的本心。这是很难做到的。完完整整坚持自己本心的人整个三国也没有几个。按着王霸之道免不了屠城,铲除异己。虽然说在乱世之中是可行的,但是会伤害许多条性命,这是有仁爱之心的荀文若不忍心见到的。
荀文若希望的是尊皇室,招人心。天下人心归附,统一水到渠成。这样的伤亡最小,也是以战止战之中最好的方法。他希望先统一天下,再行封王拜相,无论是汉室复兴或是曹操称帝,都将是一个全新的,安宁的,充满活力的时代。但是当时那种情况,他们是不可能再统一天下了。人民不可以安定而谋臣又希望更大的利益,必须称公。而称公就意味着放弃了他的理想。也意味着不得人心,推行王霸,无情地伤害人民。
荀彧是同情他的人民的。当他们在衣食无忧地高谈阔论时,人们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他不忍心。即使是无用的,他也是希望可以尽力地帮助百姓,知不可为而为之。虽然,放弃称公安抚谋臣招揽人心已是难上加难,他仍然愿意去做,去为它而付出生命。因为至少,在朝野一片王霸之声时,有一个声音,在关怀着百姓。百姓至少是有希望的。
当然,这是主要的反对原因,我们也可以认为有其他因素。他是一个仁者,仁者爱人,他也会关爱自己背后的一个家族的名声和地位,也会关爱风雨飘摇的汉室,不被重视的小皇帝刘协。
但是无论如何,名句千古流传: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他做了这一件事,也就预示着牺牲。毕竟每一件事情都会是明码标价的。于是在这之后他们左右为难。
他与曹操都困在了这个解不开的局之中。称王有利有弊,对于曹操,他可能会万劫不复,对于荀彧,这是他的理想。不过,换作任何人,对于大业这个取舍都是十分简单的。所以说荀彧无论是忧郁而死还是服毒自杀,都是注定的结果。不过他都是痛苦并且解脱的。他一生的济世救民的理想在到达寿春的时候破灭了,没有什么事情是比这个更加痛苦的。不过,相比于看着这世间的发展与理想渐行渐远,这何尝不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解脱呢。
其实到了最终,荀彧应当不会怨恨任何人的。他知道曹操的苦衷,知道其他支持称公的人的“人之常情”,知道世家大族的束缚的不得已。如果说怨恨,他应当怨恨自己。怨恨自己为什么没有尽早地统一天下,没有尽早地安顿好汉室,保全汉室中人,为什么没有尽力地保全家族,不互相影响。可是,在哪个时候,谁有这样的才能,是诸葛孔明吗,他不是也出师未捷身先死了吗。没有人能够是圣人,没有人就一定能做到“礼坏复礼,乐坏复乐”但是这件事情是不可以成败论英雄的。本来世界就不是非黑即白的。至少,他在明明可以潜居抱道,以待其时的时候,选择站出来,为百姓匡扶这乱世。这才是真正的仁,是真正的君子。
而他是真正的君子,又怎会在意身后之名。“人不知而不愠”其实人人都是时间中的微不足道的点。只要为理想努力过了,其他的又会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