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答案,而是为了真正解决问题。反复练习,每天精进一点,才能熟练地掌握一项技能。今天就让我用三个问题来给大家介绍秋叶老师所说的精进力。附上一张精进力的思维导图。
如何逆袭成为高手?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列短期目标,然后一个一个的去完成,以此来获得成就感,减缓对生活的焦虑。就像是德鲁克提出的SMART原则:目标越清晰,越具体,越得到团队认可,越考虑资源限制,越有明确的完成期限,就越容易完成目标。但是过度依赖SMART原则,走进为了完成而完成的误区,结果只能是原地踏步,永远在低水平上重复。量变并不一定总是带来质变,除非你聚焦到长远目标上,每天精进一点点,围绕着核心,不断丰富知识,提升技能,深化认知,拓展视野,回过头来,发现你就会你已经比别人多走了一大步。树立大目标,对标努力,才能实现真正的逆袭。
如何克服“高原效应”?
我的高中班主任常说:“高三最难的时间不是刚开始,也不是中间,而是末尾。”刚开始的时候对待新学期保持新鲜感,心情激动,总感觉有用不完的劲儿;到了中间,学习步入正轨,逐渐掌握了知识,找到了规律,成绩明显提高,因此增添了信心,进步神速;到了末尾,每天都重复练习,渐渐的感到枯燥乏味,成绩停滞不前甚至下降。而要克服末尾这种“高原效应”,一是要调整心态,在学习停滞不前时不焦躁,不放弃,继续朝目标努力,在一点点进步中跨过“高原效应”;二是主动寻求不同的学习方法,保持自己对学习的新鲜感,强化自己的学习动机或意愿,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如何利用碎片时间?
1.把零散的碎片时间整合到一个目标上。“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把碎片时间串联起来,朝着一个目标前进,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知识宝库。
2.构建框架树。有了框架树,脑海中整合的知识就不会混乱,也能够明确自己有哪些不足,哪些地方需要加强,从而更好的丰富自己的枝干,提高学习效率。
3.用碎片时间温习。碎片时间可能是2分钟,5分钟,10分钟……这样的时间去进行系统化学习肯定是不现实的,而我们人类都有遗忘曲线,知识都需要温习,所以用碎片时间来温习是利用的最好方案。
每天精进一点,人生将精进一大步。今天你精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