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還可以細分成兩種;一種是不感興趣的專注,另一種則是感興趣的專注。前者是藉由意志力來擺脫束縛人心的激情、迷戀或執著。後者則是被激情、迷戀或執著掌控而產生的。完全沉浸於祈禱的僧侶和被激怒的公牛都是專注的,但前者是處於寧靜的默觀狀態,後者則是被憤怒沖昏了頭。強烈的激情當然也是一種高度專注的表現,所以某些貪吃的老饕、對金錢吝嗇的人或傲慢自負的人,偶爾也能達到相當程度的專注,但牽動他們的並非專注力而是執念。
正確的專注乃自在地處於清明安祥狀態,先決條件是抽離而淡定的意志,因為意志所處的狀態決定了專注的程度。基於此理,瑜伽的持戒(遵守五種道德規範)與精進(遵守五種節欲準則),通常是在身體鍛鍊(呼吸與體位法)之前進行的,而專注力的修煉又可分為等持、靜慮,三摩地(或是專注、冥想,默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