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科技创新
1、我首先是一名工程师,其次才是企业家。
有企业的创始人带头解决技术问题,企业的技术团队一定能被激发出最大的潜力。也说明企业对技术创新本身的重视。
2、每个工艺的改造我都会亲自查看,包括每个项目的设计改造,都会一一过问,我还是个技术型的企业家。
大部分的企业家都有这个“毛病”,无论企业做多大,无论有多少技术人才,还是愿意亲自参与进去。当然,这能带来踏实感。
3、一些不懂技术的企业家以为我们在豪赌,一些不懂市场又不懂技术的投资家也认为我们在豪赌,其实我胆子很小,我根本不会去豪赌。
如果技术和市场都有把握,那就是胜券在握,但外人并不知情的前提下,很多的决策都会被认为是大胆的。
4、很多企业因为不了解技术,就把技术想象到一种令人畏惧的高度,实际上技术就像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
这种恐惧正是对手给后来者营造的一种“产业恐吓”,他们不断地告诉你做不成,投入很大,研发很难,直到你放弃。
技术本身就是企业最大的护身符:不懂的是真不懂,而懂的就会发现其实很简单。
5、我们从不对核心技术感到害怕。你解决不了,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而是因为你缺少勇气。
能力说有就有,只要有人才就会有能力。但勇气更可贵,勇气并非说有就会有。反过来说,勇气才是决定我们成就的核心要素。最主要的是害怕开始,只要开始了, 一切就顺其自然地发生了。
6、一切技术都是纸老虎。
技术相比之下是“死”的,创意和方向才是活的。技术是用来解决问题的,相比之下,定义问题更难。技术永远都只是工具,而工具是具有可替代性的。
7、比亚迪有技术“鱼池”,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技术,芯片、电动车、轨道交通等都是“鱼池”里的“大鱼”。市场需要时,我们就捞一条出来。
当企业的规模达到一定的程度时,资金过剩,那就储备核心技术,这是有眼光的体现,也是抵抗风险的好方法。
8、一款新产品的开发,60%来自公开文献,30%来自现成样品,自身的研究实际上只有5%左右。
这一点,倒真是与大多数人的认识不太一样,它想表达的是,研发并不是那么难。
9、我们买了差不多有近100部外国的车,其中有两辆奔驰车,让员工去拆、去了解、去理解,哪个企业家敢把奔驰车让员工拆掉,去学习、去消化,没有的。
学习竞争对手就从学习其产品入手,把对手的产品摸熟了,我们的产品也就得到改善了。关键是,你愿意投入精力去做这件事。
10、一般的车我们都看不上,我们要拆就拆最好的车、最贵的车,二线品牌的车看都不看,不值得拆。一定要在高端才能学到东西。
这是高效的模仿方法。有钱了,当然要剑指最好的。虽然有些东西是学不会的,但把影响使用的和性价比的学会个90%也就是成功了。
11、我们在向客户作品质承诺时,往往故意将100分的产品说成90分,从不夸大自身的产品。这样,客户在拿到产品做测试时,往往会得到超出预期的效果,也就会对比亚迪的产品形成信赖。
不要夸海口,不要轻易承诺,不要把话说满,这既是我们做企业的品质,也是一种策略。
12、只有掌握核心技术,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只有战略先人一步,跨入高门槛行业,才能赢得发展优势。
核心竞争力不单是阻碍其它竞争对手的进入,而且可以让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空间,获得更多的定价权,这才是构建企业优势的根本。
13、一个产品的质量分为两部分,就像人一样,一部分是先天的,一部分是后天培养的。如果先天设计不好,怎么造也是造不好的。
企业的基因和文化的沉淀就是企业“天生”的部分,其余可变的部分就是属于后天培养的内容。所以,企业的文化和基因一定要足够正派、大气,经得起推敲。
14、我们的多元化是世界级的,比亚迪可以把产品线做得很大,国内企业也可以把产品线做得很大,但比亚迪可以把产品做得很精。
大而精是无敌的。
15、管理实际上也是一种技术,产品技术讲究深度,管理技术讲究广度。形象地说,产品技术相当于解一元三次方程,需要反复去计算、验证、实践;管理技术是解三元一次方程,面很广。在这个变革的年代,技术越来越起决定性的作用。在一个行业平稳期可能管理是第一推动因素,但在行业转变时,技术会跑到第一的位置。
王传福不愧是高学历知识分子,广度和深度都可以用方程来打比喻,而且恰到好处。现在大部分的企业都靠管理技术推动发展,只有少部分企业靠技术吃饭。
16、外形的设计借鉴并不能统一归为模仿,我们只是应用了一些当今的流行元素,并不是全部。在核心零部件技术上,我们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自主研发。
外形设计是艺术,核心零部件技术是科学。艺术和科学要有机地统一起来,是企业家经常要面对的境地。
17、汽车产品的设计一定要好,如果产品设计有问题,就算是上帝也造不出好车。
不仅仅是汽车产品,任何产品都一样,产品总监要在产品设计上协调好核心技术、产品功能和产品呈现方面的平衡。一个好的产品,有它独特的魅力,还要有颜值和性价比。
18、无论是汽车还是手机、电池,都是设计占主体,设计决定了产品70%甚至更高比例的品质。这也正是比亚迪上万名工程师的任务所在。只有研发设计好了,才可能使生产过程中的变量降到最小。
打磨产品是一个企业正经应该好好使劲的事儿。产品务实,市场务虚。同时市场还需要给产品提供很多反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