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一般人的眼中,一说到“困难学生”,自然而然会想到那些成绩较差的孩子。那当然,对于这些“困难学生”的家长一般都会想方设法的进行补课。家中的任何事情都不让孩子去插手,除了学习外,其他的任何事务不准许参与,这样貌似才感觉到能让所谓的“困难学生”上升为一般学生。实则不然,“困难学生”依然是“困难学生”,家长不仅花了钱,孩子更失去了自由和劳动的时间与机会,往往换来的皆是人财两空。
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在劳动中感受到自身的尊严,任何教育都是无能为力的,他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假如每一个学生没有在劳动中表现出自己,没有体验到自身的尊严感,那么我们就会成为无能为力的教育者,我们的话、我们的教育和劝告都不会被年轻人的心所接受,只有借助每一个学生心灵的这些极其细微的活动,只有依靠每一个学生在劳动中表现出的自己,我们才有可能维持和保护住持久的学习愿望”。只有通过劳动,学习困难的儿童才能突破自己。
这让我想起了一次作文课上,让学生写自己的心愿,学生小崔却破天荒的一连写了三页,这对他来说是几度困难的,然而他的这篇文章深深的震撼了我,字里行间都在写自己的周末、假期是如何的忙,既要参加数学补习班,接着又要匆匆赶去英语辅导班,第二天又去参加了所谓的口才班,从他的这篇习作中,虽然字体歪歪扭扭,却能真实的感受到小崔很忙,小崔的确特别忙。
这也是他在自己的习作中反复强调他的心愿是自己能拥有48小时,世界上不存在补习班。读了他的文章,在以后的教学中,我特意留心观察了小崔这个孩子。的确,对于小崔来说,他就是典型的“困难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上课听课效果很差,从来不会听课,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并且精神状态特别的萎靡,整个人很没有精神。没有同龄孩子的那种灵气,那种精气神。
周五轮到小崔打扫卫生,小崔像其他孩子一样,一放学就开始笨手笨脚地整理自己的书包,说是整理不如说是硬塞进去的,毫不夸张地说是一股脑的往里塞,书包装好后。他跑到教室后面拿上扫帚,看着这个孩子笨拙的样子,真是又好笑又好气,他总是在别的同学后面跟着扫,好像不知道怎么办,又想竭力扫好。于是一会儿拿着扫帚左扫扫、右扫扫、前扫扫、后扫扫,气得其他同学直说:“你哪是扫地,简直帮倒忙”。
我索性把小崔叫到了跟前,和蔼地询问他:“小崔,你在家里扫过地吗?或参加过什么家务劳动吗?”小崔一脸委屈地说,妈妈啥也不让他做,只是吃饭了叫他,吃完饭就又回屋里写作业。听后我瞪大了眼睛,心里想:这怎能是一个孩子呀?这不是成了一个刷题的机器了吗?这样的孩子即使提升了成绩又会怎样呢?难道成绩就比孩子要重要吗?孩子最基本的劳动能力都没有了,自己的自理能力没有了,将来即使考了高分又能干什么呢?一个全优学生,如果他对什么既不激动也不爱好,可以同样毫不动情地学习数写公式和抒情诗、栽树和机床上干活的话,这样的学生就要引起我们的不安了。
看着眼前的小崔,我的内心也在反思自己的教育,如果家长不能重视的劳动教育,我是否可以帮小崔通过劳动成为一个自信向上的人呢?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人呢?于是我关切地征求小崔的意见,是否乐意长期承担一项卫生打扫的劳动。他很欣然地点了点头,于是后面的书柜成了小崔的专有地盘儿。的确,刚开始小崔动作挺慢、挺滑稽的,一块抹布被紧紧地攥在手里,挥动着一只胳膊在那里划来划去。看到这种情形,我也是很着急,于是安排一个熟练的学生去教他,接连三天,他的动作逐步熟练了很多,慢慢地敢大声地说,自己学会抹书柜了,下课了,他也乐意和其他的同学一起交流了,脑海中不再仅仅是厌烦的补习、作业。于是我也通过微信主动联系家长,建议家长多给孩子创造一些劳动的机会,多鼓励孩子参与到一些适当的家务劳动中。仔细想想,我们现在的孩子本身劳动的机会就很少,我们又怎能忍心去剥夺他们劳动的机会呢?让孩子应该从劳动中得到自信,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儿童在掌握知识上越感到困难,在他通往良好学习的道路上遇到的障碍越多,那么我们应尽量设法让他在别的劳动创造的领域里,突出自己这一点就越重要。
让我们放手去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吧!多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劳动机会吧!这样才能让他们从劳动中得到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