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研读的是《给教师的建议》第19篇《阅读是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提到学习困难的学生,是老师最头疼的一件事情,而家长也是束手无策;在读到这篇文章之前,我一直都认为要减轻这些学生的学习负担,就是压缩他们脑力劳动的范围:只学教科书中的内容就够了,不要去读其他的什么东西,也不要做太多的题。有时候,我会检查他们对教材的背诵情况,大部分时候是记不住的,或者今天记住了明天就忘了(本来对学习就不感兴趣,再让他们去机械的背诵,对他们来说太痛苦了)。对于这类学生,几乎是放弃的状态,无计可施,这是我作为老师最失败、最伤心的事了!看着孩子一天天堕落下去,大好时光白白浪费却挽救不了他们!终于,我找到了答案,有了挽救这些孩子们的办法:
在这篇文章中,苏霍姆林斯基先生给出了与我的想法截然相反的答案—一阅读、阅读、再阅读!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就需要读越多的书!这让我很震惊,也让我很内疚,我的错误思想影响了那么多无辜的孩子。可是,我还是将信将疑,阅读真的那么有效吗?很多的老师和家长都认为:阅读是语文课才需要的,是为了提高作文水平;阅读是学习之余的精神“零食”,可有可无;阅读是“学习好”的孩子的专利…..…包括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这篇文章颠覆了我的三观,也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要在学生身上试一试!那么,阅读什么样的书?怎样去阅读呢?
苏霍姆林斯基先生说,要经过周密考虑地、有预见地、有组织地、让学习较差的学生阅读一些科普读物(与学科相关的科普)。文中举例:有一位姓特卡琴柯的数学教师,他教得学生没有不及格的。他教的每个年级都有一个绝妙的小图书馆,这些书都是以鲜明的、引人入胜的形式来讲他觉得世界上最有趣的一门学科-数学的。我想开学后,我也得有所行动了。
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所关注的就是学生的成绩,在老师的眼中,成绩好就是好孩子,成绩差就是“坏”孩子,调皮捣蛋;而正是我们的观念让这些“坏”孩子就真的一事无成了!每个孩子都是一座宝藏,需要我们用爱去挖掘这座宝藏,而阅读就是挖掘宝藏最好的工具,借助于阅读能够发展这些孩子的智力,他们读的越多,思考就越清晰,智慧力就越活跃。
美好的一天让我们从阅读开始吧!带领孩子们走入书的海洋,去领略不一样的风光。余生将与书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