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什么日子
起床:就寝:
天气:
心情:
纪念日:
任务清单
昨日完成的任务,最重要的三件事:改进:
习惯养成:
周目标·完成进度
学习·信息·阅读
道德经第十二章
为腹不为目(向内求,透过表象看本质)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
第十二章承接上一章(利与用)的内容,进一步阐述了“能”与“所”相互作用的方式。(利与用是相对,相生,是彼此依附的关系,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无相生。能与所是)
前三句,五色、五音、五味,都是描述色法,即“所” ——是我们的所见、所闻、所尝,在佛法中,这些“所”亦统称为“尘”。 我们能见、能闻、能尝之“能”分别寄藏在根中(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根)。根与尘的相互作用产生了我们的见闻觉知,这就是我们普通人攀缘心的基本运作方式。攀缘心的运作程,是通过前五根接触到外尘,随即藏于根中之“能”迷于尘中, 呈现出“所”;根据“所”,第六根意根产生好恶爱取等分别意识和欲望,进而影响我们的行为,觉得喜欢的就拼命去追求——“驰骋畋猎”,乃至到了心发狂的地步。
在攀缘心的主宰下、能与所互相交流中,人们不断地被“所”给迷惑,“能”迷于“所”之中,越来越沉溺在物质世界里,这种攀缘的习性越来越重,从而无法见到真相,故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这种顺着欲望向外攀缘的方式,就是一般普通人的思维和认知方式;而修行,是逆走,必须倒转回来,向内返还,所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腹”,不是指我们有形的那个肚子,此处 的“为腹不为目”,相当于第三章“虚其心,实其腹”的意思,老子以一种比喻的方式,描述圣人不向外而向内的状态。“去彼”,不要向外去求“所”;“取此”,向内返还,守住“能”。这样,能还能,所还所,本来相互依存的它们一旦被分开,二者俱灭,能所双亡,打破了攀缘心的运作方式,此时,可以入道。
老子提醒人们要摒弃外界物欲的诱惑,保持内心的安足清静,确保固有的天性。彼去此,指的是不要偏执于表象的事,而是抓住这些事物的本质。因为表象可以有无限种,人是永远抓不住全部的表象。但本质只有一种,抓住本质,就是“守中”,或以不变应万变。
如今,现代文明高度发达,许多人只求声色物欲的满足,价值观、道德观严重扭曲,在许多场合可以普遍看到人心发狂的事例。读了本章,令人感慨不已。
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应与物质文明同步发展,而不是物质文明水平提高了,精神文明就自然而然地紧跟其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健康·饮食·锻炼
人际·家人·朋友
工作·思考
梅梅队长询问沟通后有没有提升
最美好的三件事
1.裁了一件蝙蝠衫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