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舟老师的课,总是和文本紧密贴合,课风即文风。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采用插叙的写法,很显然,在这节课的课堂设计上,王老师也是采用了插叙。
首先,聚焦于十六年前,了解16年前具体指哪一年,16年前正经历什么?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重大事件?对这一年有了一个整体的认知和了解。目的在于为下文记忆之深做铺垫,对下文感受局势紧张,父亲的反常做铺垫。
接着,明关系,品反常,悟人格等一系列操作之后,在老师的语言引领之下,又一次落脚于十六年前的这一天。
抛开中间部分,抛开有些画蛇添足的部分,整节课首尾呼应,浑然一体。老师引领学生,随着文本由十六年后穿回十六年前,再穿回来。
不仅《十六年前的回忆》如此,他的其他颗粒似乎也是这样子。目前为止,已经研读了他的四篇课例,每一篇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都不仅相同,但也有相同:步步有着落,语言唯美、一咏三叹,依体而教、依本而教,课风与文风是一致的。
再比如王老师所执教的《慈母情深》一课,章所在单元语文要素是抓住场景体会情感。《慈母情深》也确实是以四个不同的场景表达心中之情。在执教这节课的时候,王老师就抓住了四个镜头,与文本贴合。
《长相思》是一首词,作者借身心分离,表达思想之情。词有词眼,王老师抓住了词中“身、心、碎”三个字,于是“身在征途,心在故园”是文章表现方法,亦是王老师教学线索。
《红楼春趣》属于策略单元,是要学生学会经典名著的阅读方法,王老师也依本而教。他非常敏锐的抓到三个环节中所用解词策略的不同,又很敏锐的关注到作品中对宝玉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依据这些描写,对宝玉的认识逐渐深入,逐渐清晰。
每次读完王老师的课,大家都觉得太奇妙了,有一种“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感觉,一切都那么的恰到好处,是所有的恰到好处的背后,是对文本解读的功力。
解读透彻了,一切才显而易见,否则只能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