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听樊登老师讲了一本书,叫《考试脑科学》,受益匪浅。
这本书告诉我们,看过的东西总是转头就忘,这不是哪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我们的大脑天然偏向于遗忘。
但我们可以训练大脑,将负责记忆的海马体变得更能记忆。比如:“欺骗”海马体,将短期记忆转变为长期记忆;调整时间安排,不在饭后学习;巧妙利用好奇心、睡眠,使之成为记忆的助力。
本书结合脑科学前沿研究,通俗讲解“牢记与忘记”的原理,也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记忆提升法。
(一)
书中举例说,我们用很短的时间用心读、背,记住了一个问题,但四个小时后就忘了一大半了,这是短期记忆,而让海马体把短期记忆转变为长期记忆的方法是复习。
第一次复习是在学习后的第二天,这时候你已经忘记了一半多了,再看一遍,这是第一次复习。
第二次复习在第一次复习一周以后,不是在两天以后,而是拉长了,变成一周以后。
第三次复习在第二次复习以后两周。
第四次复习是在第三次复习后一个月。差不多快考试了,一个学期就快到了,经过四次复习以后,海马体会认为这是个重要事情,得记住,于是便成为长期记忆了,很难忘掉。
想想我读《论语》背《诗经》,头天晚上背熟了,睡一觉醒来后,居然大部分想不起来了,然后复习,每隔一段复习一次,记得比较牢了,但时间长了还会忘,所以,我得用这种科学记忆法。
我们的学生经常在考试前突击复习,学习成绩也会提高,但考试一结束,基本忘完了,我必须把这个复习方法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掌握长期记忆法。
(二)
感兴趣的事情会记得更牢,所以得培养好奇心。带着好奇心去学习,没压力,不痛苦,是我想知道的、想探索的,就容易被海马体记住。
达·芬奇讲过一句话,他说:正如明明没有食欲却去吃东西,会对健康不利,如果没有兴趣还去学习,则有损记忆。这是达·芬奇的名言。卢梭讲过一句话:人受到的教育越多,好奇心就越强。
看来得多读书、多学习。脑海当中记忆的知识越多,所产生的好奇心也会越多。
(三)
饥饿产生的激素会刺激海马体记住一些东西,所以背文科最有效的时间是在饭前。饭后血液循环会集中消化系统,这个时间段适合做数理化题。
学生放学回家,别让他看动画片休息,这个时候最适合背古诗词、背课文、背英语,一会儿吃完饭再做题,或者看动画片、玩游戏休息,这是科学。
(四)
关于睡眠。
书中介绍:梦是记忆的回放,睡着的时候海马体在工作。人的大脑有一个特别大的特点,就是大脑不需要休息,说人睡觉的时候大脑很活跃,一直在动。我们平时的休息,都是休息眼睛、肢体。人的大脑的能量是持续的,哪怕你睡着了,大脑也在运转。睡着的时候海马体在工作,它会整理这一天当中所学到的东西。如果海马体来不及整理,它就会把那些东西抛掉不要了。
所以要好好睡觉。
(五)
书中还介绍,背书时㨪动身体,或者有点冷,记忆更好。
我背诗经喜欢用手打节拍,这样记得快、记得牢,看来是歪打正着了,还有冬天屋里空调温度高了,我会瞌睡,就什么也记不住了,这都是有原因的。
这本书介绍的既科学又实用,我听两遍就记这么多,我还会听第三第四遍,直至成为我的长期记忆,以指导我今后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