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耀城,见了刘远几次,他现在仿古街的店早已关门。原来他母亲不知听了谁说法,说这个光伏不靠谱,就急忙让别人把他店铺的桌子、沙发等家具全部都拿回家了,因而现在店铺门面里面什么东西也没有。
当时租的是一次性租一年,但只用了半年就已经关门了,他想再招租出去转手目前还没有动静。这个门面是他找同学的父亲租的,价格在周围来讲算是比较贵的。都说熟人好办事。有时候找熟人谈生意不一定实惠,因为在熟人面前拉不下脸,抹不下面子。
初三晚上,与刘远在壮汉办托管的地方坐了一会。关于刘远的光伏,壮汉的意思是年后就别做了,叠折另弄一个啥都比这强。因为之前干了大半年,一家都没有谈成,当然是有客观的原因。但也不能不反思自己主观的原因。
但刘远还是想过年后再去到周围乡里跑一跑,因为他总觉得他的这个安装价格比那些大公司开出的价码要优惠很多。大公司是一次性给钱到位,把农户家的房顶全部租下来,随后发的电则都归公司所有,只给农户一次性15年的租赁费,但这个钱是比较少的,而他的这个安装价格5年就可以回本。等于说是一次性投入,5年后就能有纯收益,算是比较优厚的。而且现在这个价格,自己也挣不了多少钱,也就是个辛苦费。
当然,现实是至今也没有装成一户,在耀城谈了4家,都准备要装了,但去社区开证明时,社区的人不仅不支持,还被骂了一顿,直接就给拦下了,并给出这样那样的理由。
为什么要经过社区才能给自家装光伏板?因为电力部门必须得有社区的相关证明材料,才可以将自己的光伏板并网发电。本来很简单的一个事,却倒在了街道办这个环节上。各地方的情况不一样,有时说起来也很复杂,
耀城里面装不了,他只能往乡下跑,但很多乡里都被村集体统一装了,机会也不是很多。他觉得跑一跑还是有希望的,至少比现在这个局面强很多。
他目前提供给住户装机的价格确实很合理,也很公道,但大多数人都只能看到眼前利益,而看不到长远利益。虽然5年才能回本,但见效慢,等不及了。而那些大公司大企业都是一次性给多少钱,这是眼前可以看到的实实在在的利益。
怎么样把他自己的这个价格优势尽可能地宣传出去,能说服住户不要那些企业公司的租赁费,而只去安装个人自己的光伏,这是问题的一个症结点。要不然你说的天花乱坠,对方见不到一点好处,那也不行,人都是短视的,有时不会想着五年以后的事情。
齐帆齐写作营25年第5篇940字。主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