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正月廿四 阴天
雨停了,倪先生晨跑。苏州南站通车后,他不去那里,转去南站附近正在动迁中的潘水港自然村,又开始做监工。
小盆子里的长寿花开了,枝叶沧桑,花瓣娇艳,形成鲜明的对比。
去年夏天种下的2棵芋艿苗,应该说秋天就可以收获,但那段时间疏于管理,到现在才想起。准备工具挖芋艿,料想可以整一盆,结果才几个。
讲真,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今天继续找旧文。2018年网易博客关闭时,我把大部分文章复制后存入文件夹,分门别类。377篇《旅途见闻》中找到2篇与盛家厍有关的博客——《最后的老盛家厍》和《松陵最后的老街》。仔细看,不是我要的那一篇。
继续找,在778篇《生活点滴》栏目中又找出2篇——《走过盛家厍》和《盛家厍印记》,分别是2013年7月和9月,距今10多年了。可以说,盛家厍动迁前、动迁中以及动迁后,我总共去过不下10次,每一次都有新发现。把记录内容发给文友小红,她劝我也写一篇盛家厍的稿子。我直接回说,不写了。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随着年龄增长,记性越来越差,早些年发生的事渐渐模糊,而文字鲜活,它帮我们唤醒记忆。
无论博客还是简书,貌似拉拉杂杂、细细碎碎的记录还是有意义的。
下午开始阅读今年的第一本书——《枫江漫》。
我们的晚餐,比较简单。花生米不用油炸,冲洗后,撒盐拌匀,微波炉上转6分钟(期间翻翻)。这样的花生米,香脆可口,关键是不太油。
咸鱼炖咸肉,不知你吃过没有?反正倪先生喝完酒,还添了米饭。
又到周末,时间过得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