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筑梦新教育,起航新网师》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在这里做分享既有些受宠若惊,又有些战战兢兢。受宠若惊的是我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能跟大家一起分享,实属荣幸;战战兢兢的是我是一名年轻教师,入职时间短,实践经验少,对于教育的理解还不到位,在各位领导和老师们面前,属于班门弄斧。今天,就我在新网师的学习来做一个简单的分享,我分享的题目是《筑梦新教育,起航新网师》。
今天的话题分为四个部分:一、平庸是教师一生的宿命(x);二、遇见新教育,一石激起千层浪;三、阅读与写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四、通识课程学习,不掉队就是成功。
一、平庸是教师一生的宿命(x)
1.教师之路,一眼望穿
拿我本人来说,2013年参加工作,工作似乎是对读书的终结,因为不再考试,所以也不用继续读书,于是“过着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教育生活,可以说作为老师之初我是这么理解教育的。我把教师这份职业定义为“教书匠”,认为平庸就是教师一生的宿命。在这份看似平庸的生活中,因为看不到未来,不知道自己该走向何方,可以说教师这条路一眼望穿,我不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里?
2.谁不想轰轰烈烈一番?
年轻气盛的我们,谁不想轰轰烈烈一番,谁不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作为教师,似乎没有多少前途可言,纵使你带的学生成绩个个优良,似乎也难有出人头地之日。我开始为自己谋求出路,然而上天并没有为我打开任何一条路,我只能在教育这条路上继续迷茫,继续兢兢业业地如圆规一样地画圆,日子过得如一潭死水,惊不起半点涟漪,入职三年就产生了职业倦怠。
3.有光便有路
在2016年暑假的一次培训中,有许多一线教师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他说,很羡慕在我们最年轻的时候,就能坐在陕师大这样的高等学府接受培训。何其有幸!看到老师骄人的成绩,让我明白原来教师也可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可这一条路并不好走。我先后读了很多名师的书,但总觉得名师是名师,我还是我,我永远也无法照搬名师的经验,我永远处在模仿中。尽管也在写一些文字,但大多无关痛痒,终究,在教育这条路上,跌跌撞撞,我还是看不到光明。2019年,“新教育”这个词汇走进了我的视野,有朋友劝说赶紧加入进来,可我依旧畏惧,害怕自己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于是将这件事搁浅了下来。
二、遇见新教育,一石激起千层浪
1.初识新教育——犹抱琵琶半遮面
2019年暑假,校长给我了两本书,一本是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实验》,一本是童喜喜老师的《智慧行动创造教育幸福》,这两本书陌生而又熟悉,陌生是因为对于新教育还不大理解,熟悉是因为这些东西似曾相识,正好是我所渴望的。于是利用假期时间,我迅速读完了这两本书,原来在中国还有这样的教育,原来教育还可以这样去做,这不正是我日日夜夜所追求的梦吗?
接着,我又读了朱永新老师的《我的教育理想》《新教育》《致教师》《未来学校》《造就中国人》《教育如此美丽》等书籍,对新教育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也明白了新教育的十大行动,其中的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育十大行动,每一个行动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在新教育中,我明白了原来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不冲突,分数只是素质教育的额外收获。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成绩和分数,而是把学生当做活生生的人,教师与学生一同成长。瞧!多么美好的字眼!至此,我与新教育暗生情愫,我对教育开始了有了真正的理解,新教育就是真正的教育,既能成就学生,还能成就自己。我渴望走进新教育,因为新教育让我在而立之后又重新树立了理想,树立了自信,并给了我走在教育路上的勇气,我的教育梦想在新网师起航。
2.加入新网师——一石激起千层浪
2020年初,响应市教育局的号召,新网师招生一开始,我就报名了。一篇《我的个人阅读史》将我载入了新网师的河流里,从此在新教育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条“水草”,撑一支阅读与写作的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文字,在新教育的星辉斑斓里放歌。年初,我被录取为2020年春季学员,更加幸运地是《我的个人阅读史》以《阅读点亮人生,写作浸润生命》的为题作为优秀阅读史在新网师公众号发表。
走进新网师的日子,有人说,你可以搞新教育。其实,我并没有太多外出培训学习的经历,我的学习更多的是线上学习和线下的阅读与写作。众所周知,知识经济时代,很多线上学习是要付费的,到今天,我不知道自己曾经付费听过多少线上课程,也不知道自费外出过多少次学习,成长与否全在于自己,但在新网师,学习是免费的,管理是严格的,作业是有人批改的,因此,我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3.榜样的力量
如果说,加入了新网师就能获得教师专业成长,那你一定错了,新网师不过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张入场券。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在新网师,如果不学习,不会有任何成长的痕迹。刚加入新网师,不间断的有榜样学员的分享课程,每次课程我都仔细聆听,为防止忘记,每次课程时间表出来的时候,总是提前设置好闹铃,以便准时聆听。听着榜样老师们的经历,让我感动,让我自豪自己也走进了这个队伍。原来在教育中,除了传授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外,我们可以做这么多与生命有关的事情。
三、阅读与写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1.加入新网师,遭遇新危机
因为平时也喜欢写作,所以上半学期,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与写作》。早就听说新网师的学习压力之大,没想到加入课程后才深知其中的艰难。教育写作课程要求每天打卡不少于1500字,且主题要与教育有关,“每天”“1500”“教育”这几个关键词,彻底让我不知所措。平时虽然也常写点东西,但字数基本在800——1000字,除个别论文外,几乎都是生活小散文,与教育联系也不大紧密。本来信心十足的课程,却让我有了新的危机。博尔诺夫在《人类教育学》中说,危机往往与人生的新起点紧紧联系在一起。危机也可以使自己成熟起来,坚定起来。
2.二八定律——有效利用时间
每天忙碌的教学工作,还哪里来的时间写作?一天24小时明显不够用,可时间是公平的,不可能因为你的忙碌而多出一分钟,怎么办?挤时间。
有一个国际著名的二八定律:世界上20%的人拥有80%人的财富,而80%的人仅仅只拥有20%的财富,这就叫二八原则。一天中有3个8小时也就是24小时,8小时在睡觉,8小时在工作,而仅仅剩下的这最后8小时只要你充分利用了,那么恭喜你,你就是那20%拥有80%人的财富的人。还有一句话说“八小时内求生存,八小时外求发展。”如果想让自己比别人更优秀,我们就要在八小时外不断努力,学习,充电,总结,改进,每天进步一点点,长年累月,其成绩是可想而知。就是说,我们要把自己碎片化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用来学习,用来提升自己。
朱永新老师在《父亲的礼物》一文中写道,在读小学一年级开始,父亲每天早晨5:30就会准时把他从床上拖起来,叫他习字读书,他说,这是父亲送给他最大的人生财富。如果每天比别人多工作两个小时,1年就多了730个小时,50年就多了36500个小时,也就多了1520天,按照每天工作8小时来算差不多延长了12年的生命!而且这每1分钟都是有效的生命!
王君老师在《100公里柴达木戈壁行散记》中说,“一辈子的时间太短了,想把一辈子当成两辈子来过。”
的确,人生不过三万天,朱永新老师每天5点多能读书,王君老师每天能在凌晨5点多写作。我也可以尝试,刚开始,凌晨五点多起来虽然有些困难,但当7点多出门时已经完成每天的阅读与写作任务的时候,心中有一股踏实感,我感觉自己的时光被拉长了。我也渐渐习惯了在凌晨五点多阅读、写作。除此之外,我还发现,凌晨5点——7点,是一天读书效率最高的时候,近年来,早晨基本在攻读理论性难懂的书籍。
中午时分,当别的老师都在午休的时候,我除去趴在办公桌上小睡10多分钟的时间外,其他时间全部用于阅读或写作。因为写作需要一整块的时间,作为教师来说,时间是零散的,我的写作时间,大多是凌晨5点多或中午的休息时间或下班后晚上9点以后,因为只有这三个时间点,身边才是安静的,人,只有在安静中才能专心阅读,潜心写作。
3.阅读是良师,也是益友
纵使这样,我也无法将写作进行下去。众所周知,写作是一个输出的过程,要输出1000字,就必须输入10000字。德伯里说:“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
为了有东西可写,先后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教有所思》《恕我直言》《自己培养自己》《爱心与教育》《幸福比优秀更重要》以及其他哲学类或经典类书籍,因为交叉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对大脑相当于休息。我一边借鉴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一边学习他对于教育叙事的写法,渐渐地,我也开始学写自己的教育叙事。
在教育写作的打卡群,有多篇文章被置顶,其中《成长是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好的教育如春风化雨》《解除读书的“后顾之忧”》《爱他,就请理解他》等文章在新网师公众号发表,《做一名有魅力的教师》《做今日之少年,担明日之责任》发表在陕派教育头条号上,还有多次被评为打卡优秀学员,在教育这条路上,我看到了希望。
4.将写作进行到底
写作必须要坚持,年年写,月月写,天天写,写起来肚子里才有内容可写,几天不写,慢慢就会变得手生,现在写作已经成为我的习惯。在《教育与写作》这门课程,对我最大的影响是,我可以把文章写长了。对于写作,我并没有任何天赋,也没有任何才华可言,曾经甚至没读过几本书,我能做到的就是现在不断地阅读,不断地写作。写不出来时,就去阅读,读得多了,自然也就有了写的欲望,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曾经,我对写作完全是出于个人爱好,天马行空,没有要求,每当字数跨过1000字的时候,就想着收尾。可是加入教育写作课程后,字数最低要求也是1500字,为了达到要求,每次快到结尾时,我又刻意增加了一些内容的论述,这样一来,不但文章增加了长度,也增加了阅读的厚度。
年初,一场新冠疫情让全国人民画地为牢,却成了我的最好时光。因为除了给学生在线上上课外,其他时间都是我的,这些时间全部用来读书与写作,疫情期间,每篇文章字数几乎都在3000字左右,当疫情结束开学时,总共写了大概20多万字,而且内容全部都是关于教育写作的,日更一天也没有间断过,而支撑我写作的就是大量的阅读。
我经常对自己说,我没有假期,假期要么外出学习,要么给自己制定了一系列的读书与写作任务,反而显得更加忙碌。
写作,是一门苦差事,我的大多数写作都在手机上进行,常年坚持,练就了手机打字的速度,有时候,一写就是两三个小时。写作很苦,身边也常常有人劝我,不要写了,言下之意就是你写了没用,或者是你写的不行,但不管周围的人们怎么说,我依然坚持写。人们常说“不撞南墙不回头”,可我偏偏要把南墙撞开一条缝,让光射了进来。事实证明只有坚持才是成功的捷径,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不多。
学习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与写作》课程,直接刷新了我对教育写作的看法,其实,哪里还需要什么老师授课,李镇西老师每天不停更新“镇西茶馆”,出版了七八十本书,本身不就是学习的榜样吗?在写作课程中,与同一尺码的人们行走,是我最大的荣幸,他们不断鼓励我,让我将教育写作进行到底。
我通过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不断阅读、不断写作来记录教育中的点点滴滴。教育写作课程结束时,最后一次作业是整理本学期打卡文章,有66篇符合要求,总字数为143814字,长这么大,这是我交过字数最多的一次作业。虽然不及其他学员的作业优秀,但足以让我震惊到自己,我也幸运地被评为《教育与写作》课程的“优秀学员”。
四、通识课程学习,不掉队就是成功
1.坚持完成预习作业
2020年下半学期,开启了新教育通识课程的学习。学习时间从8月29日到1月16日结束,意味着每个周六晚上都有两个小时的学习时间,课程多达十几门,涉及学习范围之广、理论程度之深,要想把每门课程学好,是有难度的,我有些喘不过气来。好在郝晓东老师说:“不掉队,就是成功。”对,不掉队就可以了,每次课程开设之前,都要完成预习作业,而预习作业相当于一篇小论文,就是说没有认真阅读课程资料,作业是无法完成的,起初阅读课程资料是冲着完成作业而去的,当我读完新网师提供的课程资料以后,不自觉地就喜欢上了这些书,于是马上购买回来阅读。
2.有一种阅读叫啃读
在新网师,有一种阅读叫啃读。什么是啃读?郝晓东老师这样解释:顾名思义,就是一点一点反复地啃。对于一些特别有价值但又超出自我认知水平的书,就需要放慢阅读速度,反复阅读思考。
如果说,以前读书似走马观花,那么在这学期,我学会了啃读,先后啃读了《教师阅读地图》《教学勇气》《儿童的人格教育》《给教师的36条建议》《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教育的目的》《人类教育学》等书籍,我对啃读这个词上瘾了。啃读之下,每一本书上勾勾画画,且写出了好几篇读书心得,在新网师静静地啃读,慢慢地内化。新网师带领我攀登上一座座阅读高峰,我将原来的读书范围从广度调整为深度。
这一学期读书虽然不多,但让我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有了深度,从而更加有利于解决在教育中遇到的问题。虽然有的课程已经结束但我对自己的学习并不满意,很多课程还处在夹生状态,我又继续买了《自卑与超越》《什么是教育》《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人是如何学习的》《如何阅读一本书》《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论对话》等书籍,我要一本一本啃读,用书籍推动自己,抵达灵魂深处。
3.不掉队,就是成功
虽然有些课程已经结束,但对我来说才刚刚开始。不掉队,就是成功,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完成了所有预习作业。我以为囫囵吞枣式的学习,成绩一定会很糟糕,没想到七次作业汇总后,我竟然还得了585分,成绩还靠前,中途有过几次想要放弃,当郝晓东老师的“不掉队,就是成功”在我耳边响起时,我又觉得自己信心倍增。本学期七次作业总字数为22472字,打卡文字总字数为79741字,这些数字早已超乎我的想象,经过这学期的学习,又一次刷新了自己,自己竟然也能站在教育理论的高度上写作了,并且幸运地被新网师评为“百名榜样学员”。
新教育的发起人朱永新老师说:“专业阅读,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让我们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让我们站在同伴的肩膀上飞翔。”
进入新网师学习,虽然没有追剧的时间,虽然减少了与朋友聚会的时间,但在教育这条路上,我走得更加自信。专业阅读+专业写作的方式,让我的梦想重新起航,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在新网师的陪伴下,今年共写文章252篇,总字数为40多万,目前所有文字累计达128万多字,在新网师,与更多同一尺码的人们一同行走,这便是我未来要走的路。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我不知道在新教育的路上自己能撒下多少落英缤纷,但我深知:新教育这颗种子已经在我心中生根发芽,它早已根植在我的灵魂深处,指引着我的教育梦想不断绽放,不断开花。
新教育是尺码相同人的一场汇聚,我们的尺码是真正热爱学习,真正热爱教育,真正热爱生命。遇见新教育,何其有幸,在新网师,我已起航!让我们一起在榆林市教育局的带领下,在榆林的新教育这片沃土上,共同书写出我们的塞上传奇!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希望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2020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