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喜悦
很多时候,我们是消化不了内在的感受,才会有更多演绎,并制造很多问题出来的。有时候这个感受是愤怒,有时候是委屈;有时候是渴望,有时候是期盼,有时候是想念……
当这些感受来临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这个感受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只是在它的怂恿下去做一些事情,做完了,体验完了,那个感受似乎满足了,却也好像并没有得到满足。
大部分的孩子,在小时候都并没有得到过充分的满足,因为父母的无觉知,对于孩子的付出总会有一些条件在其中,比如希望孩子能够好好学习,听话懂事,希望孩子能够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
当孩子体验到未被满足的爱时,他会在很长时间里都会在寻找爱,无条件的爱。当他被某个人吸引的时候,就会很想靠近这个人,以希望从对方那里得到满足。
如果没有得到他想要的,他就会继续寻找另一个,他始终在寻觅那个能够给予他关爱的人。
而内在的欲望是促使他寻找的主要力量,因为那个欲望是不满足的,是渴求的。可是当他一次又一次寻找这样的人来满足自己的时候,他依然感受不到满足,那个匮乏感依然困扰着他。他寻找了很久,似乎也得到了很多,可那个坑洞却依然很大。
寻找,让他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却并没有找到那个永恒的,不变的存在。他所体验到的一切都在变化,而且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圆满。这让他感受到生命的沮丧和绝望。这种感觉更让他认定自己是不值得被爱,不值得被疼惜的。
这是一条迷失自己的道路。
因为他不知道在哪里能够找到那个永恒的,不变的,圆满的爱。
而外在的一切,都无法从根本上弥补他内在的那个缺失感。
缺失感让他感受到不满足,而根本的问题不是寻找一样东西来填补这个缺失感,只是解散这个缺失感,解散内心的渴望与期待。
就是当内在的渴望升起的时候,让这个渴望的感觉完成它自己,消失它自己。因为这是我们的“精神之瘾”。也就是说渴望得到被爱,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成瘾,而我们痛苦是被这种瘾折磨。
不被这种“瘾”驱动着去寻找,就会逐渐安住自己在这个当下,体验当下的宁静与圆满。不断地寻找,只是让我们更确定我们是不够,不足,强化我们内在的那份孤立感与孤独感。
而安住,却是在拆解内在的渴求,看见自己本身的完整性。这是我们要真正度过自己的关卡。因为我们总是忽略它,或者是被它所操控。成为自己的主人,只是觉知到内在的欲望,并掌控到这个欲望,而不是被内在的欲望所掌控,进入到无觉知的状态。
当然,那股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它绝不会轻易就让你掌控,还是会制造一些机会,还是会制造一些场景,来引诱着你重复旧有的模式,这才是最难的地方,因为我们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去。
放松一点,没关系的,既然已经知道了,那就看着它,让内在的欲望与渴求这股力量继续呈现,但不会再被它带走。即便被带走,也没有关系,因为已经知道了自己是那个唯一的完整。
消化内在的能量,不是依靠外在的人事物的满足。而是允许它呈现,给它时间呈现,但已经不再依靠什么了,它被看见,并得到了允许。
需要不断练习,不断看见。
2021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