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下午,政史地三位教研员来我校调研。初三年级三位“历史与社会”学科的老师接受了公开课的任务。
因为三堂公开课都安排在下午第一节,所以政治教研员王明泉老师被引导到907班、地理教研员王志军老师被引导到903班,而我则被领导指定陪同历史教研员茅老师到902班听课。
这三堂课,内容都是一致的,属于“同课同构异实施”一类。这应该是备课组内集体备课的结果。授课标题为“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具体内容是“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知识脉络相对还是比较清晰简单的。从后面研讨时反馈的信息看,三位老师所使用的材料,基本一致。
我记得9月29日的时候我曾去过初三教学楼,遇到永波和灿红,短暂的聊起过这个内容。灿红曾问过我,“Y老师,这个课如果你来上,你会怎么做?”当时我没有具体的答复,因为那个时候我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尽管前些年不止一遍教过这个内容,但最近几年我没教初三,所以我还真得好好看一看教材,研究一下这个内容。回到办公室后,对这段教材我认真仔细的看了好几遍,再同样认真翻阅我以前教这个内容时的“教学设计”,得出的大致构想是,重点应该放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这一个点上。因为这个点是中考的重点,必须得拿下。它就像一根藤,一根看起来似乎并不太显眼的藤。但就是这根藤,把“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一二九运动”甚至于“西安事变”紧紧的连接在一起。可以说,这些个历史事件,就是这根藤的一个个果实。它们的存在,就是为了凸显这根藤的重要性。但是我又觉得,自己的这个“设想”是不是“太突然”了一些,毕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这一目内容里显现得并不是太明显。所以我心里并不很踏实。直到后来评课时才发觉,我曾经的这个设想居然和茅老师不谋而合。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历史教学”教什么?或者说,“历史教学”教学生学什么?我想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很多的老师应该会不加思考的就脱口而出“历史素养””时空观念”“论从史出”……等等一类的高大全的名称。但我想知道的是,我的同事们,谁能回答上什么是“历史素养”吗?这些高大的“概念”性的理论性的东西,说是我们的培养目标或者说是我们努力的目标,这么说我赞同。但对刚刚接触“历史”的初中孩子来说一套,你不觉得扯蛋吗?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我很赞成茅老师的观点。对初中生,对脑袋里没有任何“历史”方面认知结构的孩子来说,“让孩子喜欢听你的课”就是初中历史教学的近期目标。只要孩子有了对这门功课的学习兴趣,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至于“历史素养”“唯物史观”什么的,在我们的教学中慢慢的渗透、渐渐的培养,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这批孩子到初三、到高中就自然而然的会形成这样的素养、这样的观念。
历史学科的教学,对老师的专业化要求还是挺高的。历史,得有历史的味道,因为它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把历史课上成条条杠杠式的政治课,那肯定就不对了。现在的问题是,这种“政治课”式的情况,在我们的课堂里多多少少有所出现。或许是为了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需要,或许是为了“渗透爱国主义”的需要,这方面自然而然的就会有所流露。这也合理。但问题是,就算有需要,就算想渗透,也应该自然和谐。历史学科,最忌刻意而为。比方说,对于“九一八事变中日本为什么首先侵占东三省”这个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化大量的时间探究“东三省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我总怀疑有没有这个必要,但又苦于找不到“自我解释”的理由。还是茅老师,一语惊醒了我。“没必要。一是这个问题,如果要讲透的话,一堂课远远讲不完。二是这一类的问题中考根本就不考,所以也就没必要深究。”什么事情都扯上中考,看起来好像太功利了一些。但却也是事实。学生的时间有限,不可能也没必要去顾及这一类无聊的或者说并不太重要的问题。这才是关键。所以说,教学过程中怎么样对教材进行二次创作、合理取舍有效利用教材,这是我们历史老师应有的,也是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
最大的问题是,“合科教学”中历史专业的老师,真的太少了,简直稀有生物嘛。就我们学校而言,历史与社会教研组十多位老师中,学“历史”的MS也只有我和老韩两位。所以对于承担这三堂公开课的老师,课能上到这个程度,我个人觉得,他们的精彩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料。尽管课堂教学中还有这样那样的瑕疵,但是我看到更多的,是他们的努力,他们的精彩。别的不说,单是“从材料中找问题”这个做法,就已经很好的践行了“论从史出”这个观点,从实践的环节培养孩子们的这种意识这种观念,很了不起了。我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