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随心出门,因为朋友圈里一位好友的推荐,我直奔怡园。在苏州快20年,园林卡上园林都没全去过。怡园就在人民路边上,我可能无数次经过,都没机缘进去。总感觉园林就在那里,大同小异,重点自己是看不出什么名堂。
刚进门就被各种打卡的人群吸引,我自然也不免俗,喊着给我拍照。扫码入园以后就被两只猫咪吸引目光,忍不住一顿狂拍,生怕它们跑开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机会,就听到一个穿绿色马甲的工作人员说:有免费讲解,要不要跟着听一下。我立马拽朋友去跟着,先从怡园的位置、主人讲起,大姐操着东北口音,还对各种牌匾、题字背后的故事一一道来,我就跟着大姐一路走。后来在她的提示下,我帮她拍工作照,一路跟拍,人越来越多,后来知道她是李老师。真是太感谢她了,我突然就和园林还有那些在玻璃框下的碑刻有了链接,前后两个小时我都听得意犹未尽!
前人对于“装修”的理解和用途,确实和我不一样,一个院子一个宅子就是他们修身养性、结交挚友的场所,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是用心所得。特别在得知怡园从1919年就有古琴雅集,现在仍在坚持之中,只有在抗战和一个特殊时期暂停过,大感冒时期都是如期而至。还有那个琴室的设计,比当下音乐厅的功能可先进多了。通过古琴,这个宅子一定来过很多大家和民间高人,因为一份纯粹的热爱,大家从五湖四海来分享,真是太过美好的交流了!想想自己当下想要的慢生活,从情趣上就有了落差,不过很感谢这个园子,能让我体验这样流淌的时空。
之前有过在一些场所付费听讲解的,感觉都没有义务讲解员李老师的用心。全程真是真人发生,哪怕离得远依旧能听见。虽然她拿着保温杯,也没多喝几口,在讲解尾声前出现了干哑的情况,真是心疼她。这么多五湖四海的游客挤在她身边,听各种宝贝背后的来历和故事,真是忘却时间的流淌。我甚至都没想着拍景,因为忙不过来,竖着耳朵听李老师那滔滔不绝的故事!除了惊叹不已,真是词穷了。在义务讲解结束前,所有听了全程和一程的朋友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还没来得及问李老师本人的故事,就匆匆分离了,但对园林的欣赏和喜欢深入了一步。突然觉得之后的日子在园林的一步一景里漫步,是很幸福的事吧!在此特别感谢前人们留下的生活美景美事,让我们能穿越时空共享精神世界的丰盈。感谢守护园林的人们,因为前赴后继的抱持才有今天的光阴。感谢一草一木一石,因借由机缘来到这里静静安住,才有了时空具象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