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先生触动了我的情绪。
昨天老爸发烧了,老妈嗓子哑了。昨晚打过电话后我其实一直就不是很放心,有点儿焦虑。晚上睡得不是很好,心里还是担心的。
早上有网课,上课前给老爸打了电话,听说温度降下来一些了,稍微宽慰一点。
上完网课,拿起手机一看,一堆消息。好几个我比较关注的人都有了症状。这时我已经情绪张力十足了,出于担心,在这样的状态下又给老妈打电话。老妈说她一夜没睡,并且强调说整晚上都完全没睡。我的情绪很大,因为我总觉得她就是放大自己的感受,应该是有睡着了或者浅睡眠的状况但是她并不清楚,所以就说整晚没睡。
我其实是着急和担心,但表达出来就是指责,所以就和老妈吵了几句。虽然挂断电话之前我控制了情绪,也给了老妈方法和建议,但是我知道自己有一肚子话没说出口。
我轻手轻脚去到他的书房,告诉他我和老妈在电话里吵架了。他正在看一个老师的课程直播,当时可能正好是一个案例示范,所以他只是哦了一下,就继续看直播。我有点失望,但还是挺理解他,他一贯做事比较专注,尤其是在正在进行的会议或者课程中的时候,很难被打断。
我就也坐在一边和他一起听课,情绪还在,所以听了一会儿就骂了半天翻译,迁怒。
我这时已经清晰地知道那个“我不重要”的伤痛被勾到了,就想着自我教练一下,不要掉进去。先生显然已经扮演了一个“不重视我的人”,“忽视我情绪的坏人”。他的“认真,专注”的特质现在显然是“自私”“麻木”“自以为是”。
优先照顾自己的需要就是忽略我,是一个坏客体。我的需求就不是需求?我的需求就是在我有情绪的时候及时看到,并且能够用我期待的方式帮助我,照顾我。
事实上,我总是很关注他的情绪变化的,会给他很多的关注。我对你那么关注,你为啥不能也这样对待我呢?(这里就有了亲密关系中的交换机制,并且期待对方在我不说的时候就能懂得我想要的是什么。)
我的需求是,在我有情绪的时候,你作为我的伴侣,应该放下手头所有的事情,优先照顾我的情绪,听我把我想说的话一股脑儿说完。
他的需求是,这个课程是直播,错过了没法弥补,我的情绪他也看到了,想着看完直播再来处理。
我们需要一起努力的是,看清楚各自的需求,寻找第三选择。怎么在各自都不委屈求全的状况下,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