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面那些事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作为一个西北人来说,吃面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但是细细想来,也有许多关于吃面的故事。

一碗差点要了亲命的面

你们可能会问,是不是因为吃面差点丢了命?其实也没那么严重,只是差点丢了半条命。

这事发生在上大学的时候。某年五一,闲来无事,所以约俩好友同去蓝田辋川溶洞。

车出咸阳约两小时方至蓝田,下车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地方填饱肚子。

但凡经常出门的朋友可能都知道的一条生活经验:车站周边无好饭。

从小就经常坐车出远门的我对此深有体会,于是刻意多走了几步路,选了一家看上去生意还不错的面馆。

仨人坐定,一人要了一碗面。我见店中有饸饹面,便要了一碗。同时也记起了儿时吃饸饹面的快乐时光。

那时候家家都较忙,地里仿佛永远有干不完的活。而且家家的妇女也下地干活,所以午饭做的相对简单一些,也不怎么讲究。

但是一到有亲戚来,吃的便不随便了。这时候多半家庭会选择做饸饹面,吃着好吃,面子上也好看,并且一次能做不少,不会出现饭不够吃的尴尬情况。

当然饸饹面更多出现的场合是农村的红白喜事上。几十上百人一起吃饸饹面的场景也是非常壮观的。

当时农村的灶房内一般有一大一小两口锅,两口锅同时烧开。大锅烧水,小锅烧油。

家里的男人们便开始擦洗床子(在陇东,饸饹面又叫床子面),并将床子架在大锅上。老式的床子主要框架全为木制,较长且重,所以压面时一般有男人在旁主压或帮忙,这也是为何选择人较多时吃饸饹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已经出现了非常小巧轻变的压面机。但是它替代不了老式床子承载的感情记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床子的操作原理是杠杆原理,将和好揉好的面团塞入特制的圆筒里,然后两人开始压面。一人在锅边,一边压一边用手里的筷子拨开已入锅的饸饹面,以免面粘成一堆。

床子压出的饸饹面,粗细均一,长短均一,卖相十分好。

大锅压面的同时,小锅已烧好了油。随即将切好的葱花、豆腐、肉丁、土豆丁等下锅爆炒,将熟时放好调料,并将事先准备好的开水倒入,这样饸饹面的臊子汤就准备好了。

待到从大锅将面捞出,马上有人从小锅盛一勺臊子汤浇在面上,这样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饸饹面就做好了。(大半夜的,写文至此,我把自己都写饿了)。

在我们三人将要饿晕过去的时候,面终于上来了。我看到自己要的饸饹面出现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问服务员:是不是拿错了?但服务员肯定的告诉我:没拿错。

我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他端来的饸饹面竟然是紫黑色的,还告诉我是什么什么磨的面做的(具体是什么我忘了)。

入口口感不是一般的辣,我当时就这想:这老板真实诚,放了不少油泼辣子,于是我就硬着头皮勉强下咽,毕竟当时比较饿。

但当我吃到半碗时,感觉这辣味越来越冲,越来越不舒服。

猛地一下,我反应过来,这不是油泼辣子的辣,而是芥末的辣。我说怎么那么辣呢!

我瞬间感觉受到了一万点伤害,整个人都不好了。胃中翻江倒海,十分痛苦。还好当年肠胃情况没现在这么差,不然整个人就交待在那儿了。

(无戒日更挑战营打卡第十九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