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来书的第一页,我看到了这句推荐语:“你唯一的资产便是你自己,提升认知、倍速前行、能量满满,是自我资产增值的三条快速通道。”阅读的兴趣又增添几分。
这本书确实凝聚了作者何思平的自身经验和思考精华。如何把自己变成稀缺资产?如何让自己持续增值?读完这本书,如同给自己报了一门个人能力提升课。
同我一起来上课吧!我们先来了解作者的经历。
一、作者介绍
作者何思平,他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人生历练者,曾经在搜狐、优酷等知名企业担任要职,现在也是视频号的大博主。
他坚持写作27年,文章字数超过百万,还曾经从严重口吃成为演讲冠军。他在创业第一年赚取了第一个100万,三年创业营收破4亿。
他以深邃的洞察和严谨的论述,给我们揭示了如何把自己塑造成稀缺资产的秘密。
1.一个人的核心资产就是自己。
真正的资产是能力,即把你扔到陌生的地方,不给你金钱,你还能东山再起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核心是认知力、行动力和生命力。
认知力用一句话来解释,即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拥有认知力,我们就能击穿一层层的迷雾,看到事物的本质。
行动力,这是实现个人稀缺性的关键因素,即将想法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行动力不仅指单一行动,还包括一系列围绕目标展开的有效行动。
生命力,这是基础,即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所展现出的活力、能量和持久力。生命力意味着我们不仅需要健康的体魄,还需要拥有健康的心态。
二、迷茫的原因
在第一、第二章作者提到,当代大多数人之所以迷茫,是因为不知前行路在何方?
想要不迷茫,做到以下三点,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一点不懂,即对事物没有深刻地认知。面对新领域和新技能,如果不学习、反思,仅凭感觉胡乱操作,很可能陷入困境中。
第二点是不动,不主动、不行动。有时候心里有很多想法和计划,总是拖延,不付诸于行动,即使机会摆在面前,也会白白错过
第三,不敢。不敢是指你对当下和未来的担忧和恐惧
穿越迷茫,减少混乱,重建秩序
第一步,停车反思、升级认知。
第二点,用行动击败迷茫
第三点,是看到恐惧,正视它、击败它
三、三种大脑
理智脑负责逻辑、想象目标
情绪脑负责情绪、社交动机
本能脑,生存本能
理智脑与情绪脑如何和谐相处
首先要接纳情绪脑的存在
接着用理智脑引导情绪脑
在遇到情绪脑和理智脑的问题时,我们需要协商并且建立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愿景和价值观,以驱使每个大脑更积极、更健康、均衡地发展
四、储备
第四章中的储备,感觉尤为重要。
1.如何探究事物的本质
第一性原理,就是回到事物最本质、最基础的层面去思考问题。
5why分析法,又称“5问法”,就是对一个问题连续问五个“为什么”,以追根溯源,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第三个方法,耐心观察法,这个方法要求我们放慢脚步,仔细观察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从中找到规律和趋势。
2.储备的两个重要条件:
第一是有足够多的信息输入和整理,
能够足够快地分析搜索、提取和计算,并得出最优解。
“用”是最好的储备,这句话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只有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验证和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
构建自己的知识储备,首先需要保持开放、谦虚和迭代的学习态度。
第二,要有目的的学习储备和实践。
第三,做难而正确的事情,将成败写入储备硬盘。
王阳明的成事心法是“心上学、事上磨、难上得”,一帆风顺的路上,没有困难,也很难有收获和突破。
很多时候的改变是一些不得不做的改变,也是它们才能让你真正有所改变。
五、系统
第五、六章,通过各种储备,构建自己的体统和模式。
1.心智模式
简单的来讲就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方法和习惯。
它就相当于是我们大脑中的一套思维框架。
它就像是一个滤镜,影响着我们如何去理解世界、解释信息、做出决策和采取行动。
我们每个人的心智模式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是由我们的过去的经验、信念、价值观等多种因素共同塑造的。
像是一张地图,它会指引着我们的前进方向。
只有看见才有选择的机会,固守一成不变的心智模式,一条道路走到黑,终将是穷途末路。
别管是独处还是和他人相处,选择积极、乐观、进取、和善和谦虚的心态来去面对,多视角去思考问题,我们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的心智模式也会随着提升。
2.怎么升级心智模式
第一,要坚信一定有新的路径。
第二,勇敢探索更多的新路径。
第三,随时随地的构建新路径。
我们普通人要想提升我们的心智模式,首先要用积极的心态来去面对生活,让积极成为我们面对问题的习惯。
你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因为你的现有的资源、现有的能量、现有的价值就这些,你的存量思维是有限的。
3.增量的方法:
第一,心中不仅要有自己,同时还要有他人,要有系统。
第二,时刻想着做增量,要把蛋糕做大,不要老想着分蛋糕。
第三,每个增量都是从细微处做起的。
七、尝试
七、章中,是讲大多数人容易做到,却更容易被忽视。行动,它很重要,动起来它很重。我们经常听到说:先开始再完美,即使做得稀巴烂,也不要不开始……,这一点很重要!
1.实现目标三要素
第一个实现目标的核心要素,是大胆地想象,实现目标需要敢于想象。第二个要素是清晰的路径。实现目标的第三个要素是有力行动。
所有的成功,都源自不切实际的梦想和毫无理由的自信。
没有行动的计划是无效的,没有计划的行动是盲目的。
实现目标=大胆想象+清晰路径+有力行动
2.实现目标的小贴士:
第一,寻找和设定目标时需要找到足够刺激的点。
第二点,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适度的弹性。
第三,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要保持定力,切勿急于求成。
敢于尝试是通往无限可能的捷径之一
在动力不足时,我们可以不断寻找足够爱或者痛的地方,寻找能给予正向反馈的地方,这样我们会更有动力,变得更积极、更主动、敢于尝试。
3.如何更好地尝试呢?
一是保持足够的好奇心,心里不设限;
二是拥有勇敢的心,直视恐惧,战胜恐惧;
三是坚韧的心,不惧摔倒。
八、弹性
第九章和第十章 ,学会弹性管理自己的时间,做到重要的事情进入引流状态。
人要做的事情很多,而人的精力有限,只有把能量、力量聚集在一个拳头上,才能够将事情“击穿”“打透”。
真正的专注=身心合一,把“心”倾注在“身”所做的事上。
身心合一意味着身体与心灵完全同步,没有杂念和分歧。
真正的专注是身心合一,其本质就是同频共振。
1.如何快速进入心流状态:
找到目标,找到你最热爱且希望实现的目标。
学会取舍,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反馈前行,寻找最优秀的导师。
2.如何做到有弹性?
第一,要有意识雷达,这类似于我们的第六感,让我们能敏锐地察觉到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及内心的感受。
第二点是关注自己的身体和情绪。我们通常只关注自己的目标,忽略了身体和情绪的感受。
第三,最好能多备一个浮球。
我们的思维不应被限制在一个范围内,而是需要准备更多的渡河方案。
多备一个浮球,这指的是我们的思维需要保持足够的开放,具有弹性,而不是固守一个习惯或者方法。
我们的思维带宽足够有弹性,在前行中具备足够的灵活度。我们不应该被手中的唯一诉求所限制和挟持,多备一个浮球,这样抗风险能力就增加了,成功渡到彼岸的概率也会增加。
九、复盘
十一章、十二章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项技能吧,复盘能力。
我们缺乏耐心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本能所致,二是快速变化的环境影响。
1.如何培养自己的耐心?
第一,从量变到质变的复利曲线。
第二,系统具有滞后性。
2.如何培养耐心
第一,明白耐心的常识规律,接纳自己。
第二,不攀比,保持平常心,累积自己的势能。
第三,面对困难时坚定信念,延迟满足。
复盘的核心对象是自己,我们需要反思自己的思维和行动。
最佳复盘时机通常是最痛苦和最快乐的时刻。
复盘之路的本质是找到一面镜子,可以照见真实的自己,看清自己的习惯、局限差距和可能性,这样我们才能有更多的选择,才能真正的改变当前,更好的继续前行。
“足够痛和足够爱”的时刻,是两面非常好的镜子。
另一面非常重要的镜子是他人。有句话是:你眼中的你不是自己,别人眼中的你也不是自己,你眼中的别人才是自己。
3.如何有效地复盘?
第一是停下来
第二是写下来
第三,看初心
十、精力和时间
十三、十四中提到的体能是精力和生命力的核心,影响着我们管理情绪、保持专注、创新思考和投入工作的能力。
能够自主掌控自己的注意力和情绪,主动关闭一些不必要的程序,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工作和生活,减少精神内耗,有针对性地使用精力,并且随时补充精力,就可以让精力,保持一个较好的水平。
1.我们精力不足,深感疲惫,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是体能不足,“电量”不够用。
二是注意力分散,启动的程序过多,导致耗电过快。
三是所做之事不能给自己带来动力。
2.精力管理的三大要点:
体能充足=吃好睡好+适度运动。
减少耗能要求,做事不纠结、不内耗。每次只做一件事情。
自造能量非常关键,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并赋予这件事情意义感。
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时间都去哪儿了,看清时间去哪儿了的最重要方法,其实非常简单,就是记录时间。
3.做时间主人
第一点,控制时间的本质就是控制欲望。
第二,时间规划要匹配能力和目标。
第三,抽出整块时间做一件事情。
第四,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第五,多做一举多得的事情,即我们要多做1+1>2的事情。
第六,张弛有度。
十一、真诚+共情
十五、十六章讲到真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它背后竟然受这么多我们不易觉察的原因的支配,切身的利益、怕丢的面子、惯性的左右、环境的影响。
除非你一开始就真诚,否则你需要用一个谎言掩盖另一个谎言,层层叠叠,它的成本是非常高的,甚至是无限的。这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1.如何走上真诚之路
第一,自我察觉和感知。
第二,接受和接纳。
第三,真诚表达和行动。
共情力=理解+引导。真正的共情不仅仅是爱你,还能帮助你成就你。
当你拥有了共情力,你就会像爱自己一样,爱上这个世界,也希望助力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好。
真诚是与自己相处的良药,共情是我们在社交中价值千金的法宝。
在这个世界上多一点理解,就会多一点幸福感。
运用同理心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帮助我们解决冲突,凝聚更多的力量。
2.如何升级共情力
第一,多观看艺术作品,多角度思考问题。
第二,多参与一些利他项目,有助于提升共情力。
第三,多理解他人,在和他人互动中促进关系和谐。
十二、平衡
这一部分是在十七章中提到,如何保持身心平衡呢?
1.什么原因导致我们失衡?
第一,没有厘清的“衡”。
第二个原因是缺乏“次序”的大脑。
第三点,从“身心不一”到“匹配前行”。
每个人的欲望都很多,我们不可能既要、又要、还要,一定要做出取舍的。作者从4个方面解读如何平衡。
第一,适度财富。
第二,亲密关系。
第三,健康身体。
第四,认知迭代。
四个方面是人生必备的,缺一不可。
2.三个平衡点
第一个是看远点。对于当下这个事情是否重要,是否要做,可以将眼光放长远一些,在长期的生命周期中进行评估。
第二点是看多点。看一个事物,如果能前后左右上下、从里到外都观察一遍,站在不同的角度,你就能看到不同的风景,然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角度介入。
第三点是放松点。我们需要偶尔放假,让自己轻松愉悦。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如果一直处于高压和紧张状态,那么效率将很低。
人生就像一部戏剧,而我们不仅是这出戏的导演,也是这出戏的演员。
该如何平衡各种角色的戏份,作为子女、丈夫(妻子)、父母、员工、领导、同学、朋友,如果我们已经选定了剧本,那接下来,就请尽情、真诚地出演和平衡自己的角色。
让自己的能力配得上自己的目标,让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有序地在自己热爱的事物之中保持平衡。
十三、始终
看到十八章也要接近尾声了。告诉我们一定要坚持梦想和信念,以及它们的重要性。
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要坚持自己内心的信念,不断前行。
大多数人日复一日地重复生活,渴望有不一样的未来。你不想做出改变,却希望自己的人生改变,这就像痴人说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三年入行,五年懂行,十年称王,其实每个行业都是很难的,宁愿十年做一件事,也不要一年做十件事。
如何做,我们才能够保持始终如一
第一,找到热爱和使命。
第二,保持节奏,量力而行。
第三,转念乐观,珍惜当下。
掌握人生的秘诀在于找到热爱,学会掌控节奏,让自己的精力与自己的使命同步,将生命力倾注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上。
日复一日,珍惜当下,年复一年,始终如一。
相信你将成为梦想的实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