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根据课件自整理的考研应用心理学知识框架梳理,用于考前整合复习,有同行的小伙伴可以一起学习呀~
社会促进
一、含义
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是指个体完成某种任务时,由于他人在场或一起活动或是在电子监控存在下,而提高了效率的现象。与此相反,反而会使个体的工作效率降低,这种现象称为“社会抑制”,也称“社会干扰”。
二、社会促进的两种效应
1、结伴效应
人们结伴活动时,会感觉到一种刺激作用,从而提高活动效率;
2、观众效应
他人在场,即使不参加同样的活动,只是作为观众也会促进个体活动的效率。
三、社会促进的产生原因
(促进或干扰,跟任务难度有关)
1、他人在场(优势反应强化说 - 查荣克)
当他人出现时,会导致人们提高警惕和警觉,使唤醒水平增强,而这种生理唤醒水平的激起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表现。他人在场的形式有实际在场、想象在场和隐含在场。
2、评价恐惧
在有他人存在的环境中,人们由于担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引发了唤起,并进而对工作效率产生影响。
3、分心冲突
当一个人在从事一项工作时,他人或新奇刺激的出现会使他分心,这种分心使得个体在注意任务还是注意新奇刺激之间产生了一种冲突,这种冲突使得认知系统负荷过重,从而唤起增强,导致社会促进效果。这种唤醒不仅来自于他人在场,有时其他非人的分心物的出现,也会产生这种效应。
社会惰化
一、含义
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懈怠。是指在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总体,个体努力水平就会下降。
一般来说,个体在群体活动中,付出的努力水平都会下降,而且群体规模越大,个体的努力水平越低。
二、社会惰化的产生原因
1、责任意识降低(责任分散)
在群体中,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努力会埋没在人群中,所以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意识降低,被评价的焦虑减弱,从而不大去努力,致使作业水平下降,由此可见,社会惰化与责任分散有关。如果加强考核,让每个人在群体活动中的努力和成果量化,就可能有效地减少社会惰化现象。
2、缺乏对群体的认同
3、任务本身
4、群体凝聚力
不同情境(与社会促进的区别)
社会惰化和社会助长是产生于不同的情境之中的,在社会助长情境中,个体是他人影响的唯一目标,所有的社会影响均指向该个体,当在场的他人增加时,社会影响也增加;
而社会惰化现象则发生在群体成员完成团体外他人指定的作业时,每个个体仅仅是外人影响的目标之一,外人的社会影响会分散到每个个体身上,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加,每个个体感受到的压力随之降低。
三、减少社会惰化的方法
1、明确责任,控制群体规模,使个体作业成绩可识别化,让个体感受到更多的参与及责任
2、相互交往,增加对群体的认同感
3、任务本身有挑战性,有吸引力,有号召力,能够激发兴趣
4、强调和提升群体的凝聚力
5、注重群体整体效益(如激励措施等)
6、强调协作精神的群体,提高群体合作性
7、个体对群体充分信任,相信成员跟自己一样努力
本文完
下回 —— 社会心理学之群体极化与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