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经常在一些网络媒体上看到一些校园欺凌事件,包括从电影《少年的你》上面看到的那些校园欺凌事件,让人触目惊心。我就常常在想我有没有经历过校园欺凌事件?想来想去,好像没有。我想过很多次,都感觉没有。但是今天,我突然想到我在读小学的时候,好像也经历过校园欺凌事件。
那是1989年,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刚从钟祥转学到荆门。
刚转到新学校的时候,我不会说当地的方言,老师讲的课我也听不懂,同学们的话我当然也听不懂,跟他们交流有点困难。
放学的时候有四个女生跟我同一个方向回家。他们都是八组的,我是七组的。她们经常会问我一些我们老家的事。那时候,初来乍到,也想要跟她们搞好关系。我是有问必答。可是,他们却有人总是学我说话,还嘲笑我们河南人。比如说话大嗓门儿啦,有时候不讲卫生啦。这些都是客观事实,经常说说就算了,可是有一天她们居然有人动手动脚来拉我的书包感觉像要打人。
那时候的我本来就有点自卑。来到一个新的地方,语言,语言不通;长相,长相也不出众;学习,学习呢,因为初来乍到,听不懂老师的话,也不冒尖儿;衣着,衣着虽然够不上衣衫褴褛,但是也够寒酸朴素的了。具有强烈自卑心理的人也会具有更强的自尊心理。感觉到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我怒吼一声“怎么了,想打架?”这声吼把她们都震慑住了。她们可能也没经历过这架势,而且那时我比她们任何一个人都要高一些。她们一下子都安静了,只听有人说了一句“开玩笑的”,然后就自动地跟我划分了界限。从此以后,我和她们井水不犯河水。虽然是同一条路上学放学,但是呢,常常是她们四个一起,而我一个人,各走各的路。
还有一件事就是六年级时,我的同桌是一个男生。老师把他调到我旁边是因为他没买数学复习资料,让他跟我共用复习资料。我没怨言就不错了,他却常常没来由地骂我。
可能是因为瞧不起我。我当时在班上就像是一只丑小鸭。可能觉得跟我这样的丑小鸭坐在一起,把他的身份也拉低了吧。所以呢,他常常骂我,课堂课后都用只有我听得见的声音骂我。有一次,我忍无可忍,跟他打了起来。打过之后,还不甘心,我强拉着他去找班主任报告了这件事。
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班主任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询问我们事情的缘由,第一句话竟然是笑着问我们,“谁打赢了?”后来班主任是怎么说的我都不记得了,只记得他笑着问我们谁打赢了的情景。从那以后,那个男生,他再也没有骂过我。只是我们后来再也没有说过与学习无关的话。
初中之后,没有分在一个班上了。我们也都把对方当做陌生人,不曾再打过招呼。
这五个曾经欺负过我的同学中,那个男生后来听说还没结婚就因为车祸去世了。另外四个女生成年以后再碰面时,有两个我们像正常的同学那样打招呼,互相询问,了解对方现在的生活情况。还有两个我们曾经碰到了,她们认出了我,我也认出了她们,但是还是像不认识一样的,各走各的路。
现在想来,我之所以经常思考校园欺凌的事件,都认为自己没有遭受到校园欺凌。可能是因为小学阶段遭遇的这两起欺凌事件不曾对自己的身心造成重大伤害。所以呢,几乎没有印象。现在想想还是庆幸自己不曾屈服,敢于跟他们迎战;敢于向老师报告。我也很庆幸,我遇到了一个好老师,不曾包庇那个欺负我的同学。在他的教育下,那个同学再也没有骂过我。
在小学阶段遇到的这些事,我也不曾告诉过我的父母。
现在再想想,要想远离“校园欺凌”,从学生的角度来说,首先自己要敢于说“不”,如果这样不能解决问题还要敢于告诉老师,或家长,向他们寻求帮助。这样才可能远离“校园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