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可成
九天八晚的广丰公益阅读行在喧闹、欢乐、疲惫、伤感中结束,回到家突然开始空闲下来心理还有一点空落落的感觉。
这个夏天、在秋妮老师的邀请下,和小玲老师、艳梅老师、小余老师一行去往江西上饶广丰参加公益阅读活动。对我来说,这是一趟新奇的、特别的的旅程。新奇的是我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儿童阅读课程,特别的是作为体育老师要去给孩子们上阅读课!
我们的课程人员配置是一名成人阅读指导师(我)搭配两位儿童阅读指导师(一位来自深圳、一位来自广丰),为了提升儿童阅读指导师的生活和交际能力,深圳的儿童阅读指导师需住到广丰儿童阅读指导师家中。
在课前成人指导师需要对儿童阅读指导师进行培训与指导(先会有4个班的儿童指导师一起培训),让他们了解课程的各个环节已经他们本人需要做的一些事情。每节课都有一个儿童阅读指导师担任主教,负责上课和课中各环节主持人的安排以及课后,另一个儿童阅读指导师则担任助教,负责管理客堂纪律和准备教学器具和课后采访。成人指导师则在旁边把控全场,都出现问题时及时解决或者提醒儿童阅读指导师。
我负责的是低年段班级,阅读的书籍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我们的阅读课总共是5个课时,其中第1至4课时是根据提供的作业完成书籍的阅读、仿写、和知识竞答(这些资料秋妮老师在课前都已准备好,但指导老师需要熟悉),第5课时则是知识竞答和讲书比赛。
相对来说,时间还是挺紧张的。第一节课是谷豫担任主教,炜乐担任助教,因为我们都是第一次,所以紧张、忐忑是难免的。比如在朗读环节没有安排主持人;在点评他人时出现无人举手,不知如何处理;在两个环节衔接上很僵硬;又加之有几个小朋友格外调皮,总是上串下跳;我自己对于介入把控的也不是很好,导致课堂有时候就处于混乱和七嘴八舌的状态。好在秋妮老师一直在我上课的这个书院(广丰明德书院)坐镇,因此当我们出现问题时会及时给予反馈,从而让我们在紧张、不太完美中完成了第一节课。
第一天晚上的复盘讨论是激烈的,每位成人指导师就自己班级上课时出现的情况进行总结,对出现的问题群策群力、一起商量解决办法,讨论到差不多12点。我们纷纷感慨好久没有这么高强度的工作了,燕梅老师说:好像一群散兵开始正规军训练。
而我每天也很喜欢这个时刻,和老师们商量、讨论,让我们对课程更加熟练,明确第二天的课程要怎么去上,怎么去完善得更好。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高强度的复盘,后面的几节课才越来越顺畅,越来越“丝滑”。
第四节课我们要开始讲思维导图,才猛然发觉,时间过得如此之快。为了确保第5节课讲书环节孩子们能完整的顺下来,因此,我们的小老师在第4节课就给孩子们讲思维导图,以及如何通过思维导图去讲书。刚开始有些孩子会说:“老师、我不知道怎么讲”、“老师,我不想讲”、“老师,我可以不参加吗?”,这个时候我们的炜乐小指导师就勇敢的站出来,给大家做了一个师范,通过不断的鼓励,所有参与讲书的孩子们都模拟了一遍。
当讲书比赛那一天真正来临时,每个人都呈现了自己最好的样子。或自信、或胆怯、那都是他们最真实的样子,不跟别人比,只和自己比。就像评委祝校长说的那样:“我们能站在这里讲书就已经是最棒的了!”
五天的课程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和孩子们从陌生到熟悉,看着他们在课堂上大声的、有感情的朗读、天马行空的仿写,看着他们从刚开始的内敛、胆小到自信的讲书,我想这就是阅读的意义吧!
通过阅读这个载体让孩子们更自信、更勇敢的去表达、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