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咏流传》第2季第一期出现了这样“一群”经典传唱人,他们是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
节目中,他们用中、英、法、德、俄五种语言,为大家带来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最后,艺术团还带领全场演唱了他们最喜欢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成立于2008年。这个团被评为“三高”艺术团:高年龄、高学历、高水准。
团里成员的平均年龄是73.9岁。程不时是团里年纪最大的成员,现年高寿89。
程不时是团里的小提琴手,同时还各个声部、乐器乐谱的编纂工作,被称作团里的“扛把子”。
程不时是我国第一代飞机设计师、航空航天领域的杰出专家。虽然因为腿伤无法参加《经典咏流传》的现场录制,但他却是一直守在电视机前,通过现场连线,和队友们一起完成了演唱。
艺术团的团长叫刘西拉,他和钢琴伴奏陈陈老师是夫妻档。他们是改革开放后,第一对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的留学夫妻。
刘西拉当年学的是土木,陈陈老师学的是电机。两个人一起读完本科、硕士后,又一起被送到美国去博士,然后又一起回国支持祖国建设。
现在两位老师已是桃李满天下,陈陈老师的研究生掌管了半个中国的电力系统。
除此之外,团里还有一对夫妻,他们就是吴毓鸣和黄豪。
吴毓鸣和黄豪是同班同学,学的是水利工程。1968年毕业后,被分配云南的绿水河电站。
当年,有140多人和他们一起被分配到这里。
条件十分艰苦,没有人叫苦,也没有人喊离开。
吴毓鸣参加了鲁布革电站的建设。也是正是有了他们这一代人的艰辛付出,才有了现在的“中国建造”这个了不起的标签。
另一位团里的中流砥柱叫付维国,今年74岁。毕业后,付维国一直从事的是港口设计工作。他先后参与了天津港、青岛港、黄骅港、秦皇岛煤港等港口的设计。
曹耶南,团里的另外一位巾帼英雄,她和丈夫的把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
当年生完孩子,产假休完,就把孩子寄养在父母家。再一次见面,孩子就已经两岁了。孩子小学换了5个学校。不认得自己的父母,在电视上看到戴眼镜的年轻男人,就叫“爸爸”。
这些老前辈描述他们的国外都是云淡风轻,但他们的历史功绩却浓墨重彩。
他们的根在清华,枝叶却繁茂了祖国建设的各个领域。他们把自己的青春,无怨无悔地献给了祖国。
撒贝宁用了一句话赞扬他们:“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但他们现在更盼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