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月考,星期一考试,周四就出了成绩,改的着实很快啊。
我的成绩是115,说实话,我认为这并不好,因为这次的题并不难。因为看不到哪些题丢了分,我只好根据老师讲的来判断我哪些地方薄弱。
首先是基础题,第二题我不该错的,当时我都没发现A和D的错,于是就蒙了个A,显然我蒙错了,但是A的错误这么明显,可见我对于字词方面并没有落实,如果我考前认真通看了一遍,也许就不会痛失三分。
标点符号我也错了,老师还在上课前讲了一遍,但我还是错了。我在选了我这个答案后就没有往后看,,根本没有看D选项。虽然杨老师并没有讲到,但这也是常识,也是不应该错的。
让我们对对联的那道题,我虽然想到了“范公断齑划粥怀天下”,但我竟然忘了“齑”怎么写,只好临时又想了一个“钱老戈壁研究报祖国”,也不知道得分没有。
因为杨老师的反复落实,我做起古诗文默写和文言文是比较轻松,应该也没丢分,这次的最后一题也很简单,我都写了很多,不知道是我进步了还是真的很简单。
阅读理解一直是我的弱项,我做起来也一直很吃力,但不知道为什么,我看着那些题竟想起了夏老师给我们讲的答题格式,这是让我比较欣喜的,虽然有的我仍不会,但根据答题格式,我做起来也不是很吃力,整体自我感觉良好。
材料题也还可以,大多数答案在文中都可以找到,就是太费时间了,大片大片的文字抄起来费了我不少时间,想自己归纳又怕一不小心不符合就扣了,所以在我写作文时就只剩半个小时了。
我看了第一个题目后就没有往后看了,因为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我匆匆在脑海里想了剧情的大概发展和发生的事情,就急忙下笔, 在杨老师说只有五分钟时就马上结尾,因为在写下去等老师收卷时结尾剧情就不连贯,反而得不偿失。
最后我看了一下我写的作文,简直惨不忍睹。
总的来说我在前一个月也在认真跟这样老师的脚步走,只要我有足够的时间背书,也没有觉得特别吃力。但这次考的还不是很好,说明仅仅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是不够的,还需要自己落实,积累。
在后面的时间里,我也会更加努力,做到“不该错的不错,不会做的争取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