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8

综合实践活动的“加法、减法与乘法”

(1167字 估计阅读需要3分钟 )

“双减”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落实提质增效的主要课程之一。我觉得在备课、实施过程中一定要落实好“加法、减法与乘法”,才能保证学习效果。

做好加法:提高对综合实践课程的认识,做好“体验”的加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本质上讲,是一门基于生活实践的课程。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成长环境、息息相关的文化环境都为我们的课题提供了资源。综合实践活动善于挖掘生活社区蕴涵的课程资源和研究课题,使学生将自己成长环境作为学习的场所。因此在主题的设计上要将所谓的“热点”“关注”问题,化解到平时的生活中,顾及学生的实际,紧密联系生活。 如“走进崂山茶”一课,教师注重挖掘生活中的资源,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不仅能继承一个传统的文化,感受茶文化的亲和感。 “饮水的文化”等,也都紧紧围绕我们的生活实际进行活动与命题,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实际中充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发现,使学生亲自获得对社会、对自然和对自我的认识和体验,这种认识和体验是学生在课堂里、在书本里不能获得的。正是这种全新的认识和体验,使学生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使学生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科学观和良好意志品质,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关心社会生活的兴趣,关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形成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学生的成长打开了另一扇窗子,使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起来,体验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可能。

做好减法:减掉无效的活动环节

有的课堂上也出现过孩子们三分钟热度,虎头蛇尾,课上留下高兴了半截的学生……所以要做好减法工作:减少活动筹划准备不足等现象,做足对于活动的适切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新课程中其它学科类课程相比,其核心价值一是在于丰富学生的经历和体验,发展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正确认知和积极情感,二是在于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在教学中重过程挖掘,轻成果展示。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研究、实践方法的量与质,比他们获得的对事物的认识更加重要。

做好乘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有怎么样的教育,就有怎么样的后代,有怎么样的后代,就有怎么样的未来。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想象力、主体性、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必然会得到很好的培养。教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实践活动中我将充分调动每一种课程资源的积极因素,课前做足备课中对于主体探究、创新意识、团结协作等能力培养的“乘法”文章,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具有更大的空间,孩子们也能收获更多的喜悦!

 陶行知曾说过:“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远程研修活动,使我真正的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