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读樊登老师的《读懂一本书》,是想学习他的读书方法,毕竟他是一个专业的讲书人,没想到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如何快速读懂一本书,还教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讲书。想想也有道理,毕竟能够把一本书的内容讲出来,才能说明这本书是真正读进去了。
所以本书的核心理念就是,讲书是读懂一本书的终极方法。
本书分为读书和讲书两个模块,学会读书,能够让我们快速的get到一本书的精华,学会讲书,则能帮助我们把书中的内容讲给别人听。
读书这个模块,主要讲了读书的意义和重要性;如何选书;如何读懂一本书;怎么把书读薄。
1.读书的意义
读书的意义在于,书是绝大部分问题的出口。因为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我们所遇到的一些烦恼,可能别人也都遇到并已经解决了,甚至把他的经历和经验写成了书。所以才会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种粟”的说法。如果有困惑了,不妨去读书。
对于作者本人的意义是,成立读书会找到了自己的使命,练就自学能力,改变了生活;对于大众而言,读书是反脆弱的武器,多读书才能不断弥补知识的缺口,建立批判行思维和基础的科学观,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2.如何选书
樊登老师的两个选书原则是科学性和建设性。
所谓科学性就是开放的,能够提供工具性或是现实性价值;建设性是指能够给我们生活带来新的意义,要么使我们产生强烈的动力,要么给我们生活带来改变。
买书七看两原则:看出版公司;看作者背景;看推荐人;看好书中的推荐书单;看好书后面的参考书目;看内容;看翻译和图书印制质量。樊登老师的两个选书原则是科学性和建设性。
所谓科学性就是开放的,能够提供工具性或是现实性价值;建设性是指能够给我们生活带来新的意义,要么使我们产生强烈的动力,要么给我们生活带来改变。
3.如何读懂一本书
主要取决于理解力池子,包括七方面的内容:经济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国学常识、管理学知识、逻辑学知识、哲学知识、人生经验。每个方面都有代表性的书籍,帮助大家入门。
除此以外,要进行真实的自我反刍,读书的过程就像牛吃草,一次先把大量的食物营养吃到肚子里,接下来再通过反复消化,直到全部吸收。具体形式可以是写读书总结、制作读书PPT、画思维导图等。
4.如何解构一本书?
首先了解这本书的使命是什么?它解决了什么问题?其次,找到书的主线和背景,不同类的书籍主线出现的位置不同,了解本书的背景信息,缩短与读者之间的认知差距,进行同频交流;再次,对正文部分进行详细的解读,交代每个转折的起因和细节,不要给人突兀感;最后是结尾,可以用书中最精彩的部分收尾。
讲述这个模块主要介绍了讲书的具体操作。
1.阅读过程中时刻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我能不能准确的把握这本书真正的含义,理解这本书?
第二,我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这本书真正的含义,且表达清楚?我的信息效度和信度如何?
第三,我表达出来的内容能不能让没有读过这本书的人无障碍的理解?我的语言风格是否通俗易懂,能否被二次传播?
2.讲书必备的五种能力
一是逻辑思维能力。
二是大局观。
三是语言能力。
四是同理心。
五是爱。
3.组织一篇讲书稿
两大原则:以书为据不跑偏;再创作而非摘要。
讲书稿的基本大纲:
一是开篇建立坡道,直奔主题把最有价值的痛点放在前面,讲用书中最棒最有颠覆性的新知吸引听众,让听众一开始就重视这本书;
二是提供关于痛点的背景资料信息,以及相关学术讨论的现状与进展,把问题的重要性和所造成的焦虑进行阐述。
三是引入正文中的资料,用充分论证、实验、研究数据和真实案例来解答前面提出的问题。
四是结尾总结时升华全书内涵,富有诗意。
值得注意的是,尽量不写讲书稿,锻炼思维导图的能力,讲书钱反复熟悉思维导图,做到框架重点了然于胸,调整心态,把蒋叔当成礼物,带着热情淡定的讲,不要过于在意他人的评判,讲的过程不断自我迭代。
读懂一本书,可以帮助我们真正学会读书,从书中汲取精神营养,不断获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