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已在其他平台发布)
二、诗是人心不死的力量
叶先生是世界华人中最懂诗词的人,虽然她从不以诗人自居,但她经历的苦难坎坷不会比历史上那些饱经磨难的任何一位大诗人逊色。她生于动荡的乱世,4岁时父亲失踪,多年渺无音信;她在战乱中流离辗转、亡命奔波;18岁时母亲去世,她带着弟妹寄人篱下;她52岁时,女儿女婿双双罹难,白发人送黑发人;而她的婚姻更是一辈子的悲剧,她为此长期经受着家暴的恐惧和折磨。
这应是无比暗黑的人生,但在重重磨砺后,她的精神和人格却更加高大、熠熠生辉。这是诗词文化给予她无与伦比的力量。
叶先生出身名门,从小受着受着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华文化铸就了她一生的底蕴,她就像是用中国文化最美的那部分捏合而成的独特生命。在人生至黑至暗的那些时刻,她遍体鳞伤,但纯净通透的灵魂却无时无刻不在传统文化中吸取着精华,获取着力量,从而让自己的精神和灵魂一次次涅槃,一次次超脱苦难。“是诗词救了我”,“诗是人心不死的力量”。先生在人生绝境和诗词极美的两端,更深刻、更真切的感悟了生命。
诗词给了她一个永远安全、美丽、希望的空间,她用诗词对抗着一次次的苦难。她喜欢李商隐那些凄美绝伦的诗,认为那是苦难中的人生映射出的最美的光辉,但她没有沉沦其中,同病相怜,而是勇敢地跳了出来,赋予了它新的希望和生机。她说:“我遭遇很多人生的挫折、苦难、不幸的事情,我都用李商隐的诗来化解,但是你要看我怎样从李商隐那种悲观的心态里慢慢的转化出来的。”
“一春梦雨常飘瓦,万古贞魂以暮霞。”
“昨夜西池凉露满,独陪明月看荷花。”
“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
这些诗句或化用或保留着李商隐的唯美意境,但明显更希冀、更豁达。她的人生曾走入和李商隐一样的绝境,但却走出了不同的路。
先生最喜欢李商隐,却最欣赏辛弃疾。她曾坦言:“如果要找一个诗人、词人做朋友,辛弃疾是不二人选,因为他有眼光,有见解、有才能、更有豪迈壮阔之气”。这是更具生命力和魅力的个性,这其实也是叶先生心中那个坚韧豪迈的自己。
她崇拜苏轼,能把人生那么多苦难过得那么有诗意。“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她最喜欢的词句。当人生历经劫波、看淡名利、心中只剩一个坚定的信仰和一个可以相信的自己,人世那些风雨,还能影响到我什么呢?它下它的,我走我的;它刮它的,我做我的,彼此并不相干。有了这份镇定,这份豁达,这份乐观,人生还能有什么不解、什么迷茫,什么困惑呢?
苦难和诗词凝练了先生唯美而不屈,淡然而坚韧的灵魂。她曾说:“中国伟大的诗人,他们表现在作品中的人格品行和理想意志,是黑暗尘世中一点光明,我希望能把这一点点光明代代不绝的传下去。”
这是她的感悟,也是她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