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薄》——每天花大量时间上网,对我们的大脑等于慢性自杀
越读时光
百家号10-15 15:00
关注
在上一篇文章中介绍了《浅薄》这本书的第一个重点:人的大脑在一生当中都具有可塑性。说完这个,咱们接下来说说从口语化时期到书面化时期,再到互联网时期,不断变化的内容呈现方式是怎样塑造我们的大脑的?为什么说互联网会让我们变得浅薄?
内容呈现的演变过程,大可以分为3个阶段:口语化时期、书面化时期和互联网时期。首先是口语化时期,这是人类记忆内容的黄金时期。我们都知道,在人类文明的早期,诞生了很多著名的思想家,在东方,有孔子和释迦牟尼,在西方,有苏格拉底和耶稣。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述而不作。
什么意思呢?就是他们本人传道、授业,但是不会把自己宣讲的这些内容写下来,只动嘴不动笔。我们今天看到的《论语》、佛经、《圣经》中的《新约》,以及苏格拉底的谈话录和各种著作,都是他们的弟子和后人记录下来的内容。我们今天的思想家如果要流芳百世,一定要著书立说。
但是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内容的呈现形式主要是面对面的演讲和口述,为了能吸引听众,让演讲做到既精彩又深刻,对演讲者的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都要求极高。想一想今天要你在完全脱稿、还没有PPT的情况下做1个小时的公开演讲,你得练习多久?而古希腊的思想家们可以出口成章,口若悬河。说明他们不仅记住了大量的知识,还对自己的讲稿烂熟于心。而听众,包括他们的弟子,能够把大量的内容转述给别人,记录下来,也是对记忆能力的极大考验。
这个时期可能是人类对语言内容的记忆能力最好的一个时期。苏格拉底就曾预言,书面文字虽然可以帮健忘的老年人进行回忆,能捕捉人的思想,但是对文字的依赖会改变人的头脑,不会让头脑变得更好用。用外部符号代替内部记忆,有可能让我们成为浅薄的思想者。
从柏拉图时代开始,人类真的沿着这条路越走越远了。由此进入了第二个时期,也就是书面化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扔掉了记忆内容的包袱,深度阅读带来了专注程度的提升。
柏拉图认为阅读能够代替记忆,用文字记下来,就可以把人从记忆的约束里解脱出来,思维和表达可以更自由。书写不仅不会让人变得浅薄,还能增强人的意识。不过因为从柏拉图时代一直到15世纪以前,都没能实现图书的大规模印刷和发行,手抄本的图书又很贵,这种靠书写增强的意识只能局限在少数的文化精英当中。这段时间里的书面语言长期受到口语化的影响,人们只是把说的话记录下来,单词之间没有空格,都是连在一起的,阅读的时候就像在猜谜语一样,需要断词断句。大脑皮层中负责解决问题、作出决定的前部区域就非常活跃。直到罗马帝国灭亡,书面语才摆脱口语表达的传统,开始为阅读者服务。
在单词之间添加空格,缓解了人们分析文本的压力,使得快速地默读、更好地理解文本成为可能。学习快速阅读让人类大脑的神经回路发生了非常复杂的变化。大脑的视觉皮层可以在几毫秒之内识别出字母和单词的视觉图像。不用解决断词断句的问题之后,大脑就可以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文本含义的解读中去。阅读的效率更高了,阅读的专注程度也得到了提升。
你可以想象一个中世纪的读书人,他的窗外可能有家养的鸡鸭牛羊在争夺饲料,可能有临街的商铺在高声叫卖,发出各种吵闹的声响,但是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个过程需要注意力保持长时间的高度集中,把全部的心智都投入到眼前的字词、思想、情感当中,产生内部的刺激流,从而排除掉一切外部的刺激干扰。这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深度阅读。
在深度阅读的过程中,人们会因为专注而产生代入感,也就是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到了15世纪,古腾堡发明了印刷机和活字印刷术,改变了文字内容传播的经济格局。人们开始争相购买、阅读活字印刷机生产出来的廉价图书。印刷文明进入鼎盛时期。“长时间专心致志地阅读内容”占据了人们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主要部分。在阅读过程中,人的大脑里面发生了什么呢?
2009年,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用扫描仪分析了人们在看小说的时候,大脑里会出现的反应。他们发现,读者会在大脑中模拟小说叙述过程里的新情境,小说里面写到主人公的行动和感受,读者就会把读到的东西和自己的经历结合起来。在读小说的时候,大脑最活跃的区域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进行过类似活动时会涉及的部位,因为深入地阅读,人们沉浸到故事中,也就产生了代入感。可以说相比于口语化时期,在书面化时期,人们把繁重的记忆工作外包给文字,发展出了深度阅读的能力,扔掉了记忆的包袱,换来了专注度的提升和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而到了第三个时期,也就是互联网时期,人们不仅把记忆的任务进一步外包给了搜索引擎,还大大削弱了阅读文本时的专注度。互联网时代的阅读特点是:速度变快、阅读量上升,而深度下降。你可以回忆一下自己是怎么浏览公众号文章的,是不是一边看一边滑,一片一片扫着读,读个大概的意思,有图的时候会多看两眼,看到满屏的文字会非常没有耐心。读完一篇关掉页面,如果让你复述一下整篇文章,你还能记住多少东西?
我们今天愿意花大量时间读屏幕而不是读书,除了互联网能带来诸多便利以外,还有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互联网阅读调动了多感官的参与。当你点击鼠标、滑动滚轮、敲打键盘、触摸屏幕的时候,触觉参与进来了;新邮件弹窗的铃声、电话铃声、手机震动、微信短信的提醒,听觉也参与进来了。互联网阅读调动了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知觉的参与,一直在向我们的大脑发送持续稳定的刺激输入流,在大脑中培养并建立起一个快速灵敏的响应和反馈系统,鼓励我们重复这样的行为,让我们接收这些刺激的神经更加敏感。这是阅读纸质书过程中不会产生的反馈效果。
互联网让我们的精力分散成碎片。作者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互联网悖论:互联网吸引我们的注意力,目的却是为了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它用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内容,调动我们的多种感官参与其中,结果是让我们的阅读变得更浅、更快、更浮躁。我们的大脑比古人的大脑更适应多任务处理,却更加三心二意。当微信、QQ、短信、电话、邮件、网页信息轮番轰炸的时候,我们的处理能力确实比从前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这样分散了我们的精力,频繁打断我们的思路。会让那些只有在专注状态下才能想出来的创造性想法和解决方案离我们越来越远。有人以为,专注地苦思冥想却想不出来的时候,先处理其他任务,可以换一换脑子,把问题放到潜意识里面去思考,说不定过后就会有灵感迸发出来了。
但是互联网鼓励的是接连不断的精力分散,一次又一次的走神,和暂时性的分神完全不同。互联网世界中各种刺激你的杂音,不仅会造成你的有意识思维中断,也就是专注的思考过程被打断,同时还会让潜意识思维短路,以至于没法进行任何深入思考,大脑成了一个简单的信号处理器,看见什么就接收什么,没法做出复杂的信息处理。这就是作者所说的“浅薄”一词的真正含义。
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作者非常笼统地抨击了互联网这个整体,好像所有的互联网内容都会让人变得浅薄。站在我们今天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角度去看,这样的观点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互联网上当然有很多碎片化的信息,还充斥着一些色情、暴力之类的低俗内容,不断地吸引人的注意力,但是如果因此就说整个互联网都会让人变得浅薄,那就是没有看到,它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深度学习,比如电子书、视频课件、音频课程等等。人们完全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深入的学习,提升自我的认知,从这个角度说,互联网可以让人变得更加深刻,而不是更加浅薄,这是作者没有看到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好了,上面为你讲述的就是本书的第二个重点:从口语化时期,到书面化时期,再到互联网时期,我们对内容的记忆越来越浅,作者认为,互联网阅读让我们不断地分神,变得更加浅薄。下面,来为你说说最后一个重点:从记忆的角度分析浅薄的原因,我们发现是因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有着根本的区别。把记忆外包出去,会对我们个人乃至人类文明造成极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