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呈吴郎》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呈:呈送,尊敬的说法,以前杜甫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所以此诗题作《又呈吴郎》,吴郎:吴南卿,是来自忠州的一位“司法”(州政府的军事参谋),是杜甫的晚辈姻亲,暂住夔州,与杜甫关系很好。杜甫在夔州有两处住宅,一处是靠近市区的瀼西草堂,一处是在东屯农庄的茅屋。平时他居住在瀼西草堂,当时是秋天,杜甫负责管理一百顷公田,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杜甫搬到了位于白帝城东十余里的东屯。搬家后,将瀼西草堂借让给吴郎住。这位亲戚住下后,即有筑“篱”,护“枣”之举。杜甫为此写诗劝阻,呈字在此文中我觉得有一种委婉之意,怕话说得太直、太生硬,教训意味太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反而不容易接受劝告,意思她一个穷苦的老妇人,让她摘点枣又如何,因为安史之乱带来的沉重赋税导致一个妇人家被迫偷枣为生,借此告诉吴郎想点大事,以小见大,看得远一点,想得开一点,他自然就不会在几颗枣子上斤斤计较了。
译文:我任由西面的邻居在草堂前打枣,她是一个没有饭吃没有儿子的妇人。不是因为穷困,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呢?只因为怕她恐惧,对她的态度上更要显得亲善。妇人立即防着你这个远客即使属多事,但您来了就插上稀疏的篱笆却好像是太认真了。贫困的妇人已经对我诉说了因为赋税征求,贫穷到骨。我正由此联想到战乱带给百姓的灾难而泪流满面。
PS:杜甫是ISTJ,此类诗人严谨认真,注重细节,擅长叙述,逻辑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