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严眼看天下。写好玩文章,交天下朋友。
今天我们继续聊银行的话题,咱们国家的银行基本都上市了,近期根据他们的年报显示,2022年,部分银行在搞绩效薪酬追索扣回。
用更通俗的说法来讲,就是这些银行的员工,尤其是那些高管们,包括离职和调离岗位的,都得把前面发的绩效啊、年终奖之类的上交回来。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以后如果孩子想进入银行等金融机构,是否会受到影响呢?
(一)
我们先来看一下具体的数据,目前工建农中四大行和交通、招商等知名股份制银行,都开展了相关工作。
尤其是渤海银行,去年追索扣回了370人的绩效薪酬1760万元,算下来相当于每个人要交回4.76万元。
这情形,想想就叫人肉疼啊,大家估计和我一样,年终奖或者绩效拿到手之后,基本都没机会捂热就还债或者买大件了。
总之不可能让他在账户里待着对吧?可现在告诉你,需要把去年发的钱还回来,这算怎么个事?还有没有天理了!
(二)
其实这件事,还真有它的必要性,倒不是说银行缺钱了,非要惦记着这三瓜两枣,而是这件事本来早就该干了。
2010年,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稳健薪酬监管指引》就提过这个要求,到了2021年,银保监会又专门发布了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指导意见。
之所以大力推广这件事,那是因为金融机构确实比较特殊,问题也比较多。
特殊指的是,如果不对高管们追索扣回绩效薪酬的话,可能会出现那种赚一把就跑,哪管之后洪水滔天的局面。
因为这些人的变动是非常频繁的,谁也不会在一个银行、或者一个岗位上呆一辈子,于是一个劣币淘汰良币的局面出现了。
为了亮眼的成绩,搞一些短期业绩好看、但长期对银行来说是有害的业务,完全是有利于个人升迁调动的。
只要我的任期内不暴雷,继任者既然有他的智慧,成绩属于我,问题后人来解决,完美啊!
(三)
而且现在还有另一个局面,二十大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金融方面,大家也看到了国家有一些新提法。
比如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加强金融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统一规范管理,执行国家公务员工资待遇标准。
国家今后会对金融管得越来越紧,原来那种动辄员工年薪百万、高管薪酬上千万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金融的吸引力确实在下降,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金融再降,也属于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原来的工资已经属于高高在上的那种了,当年只有互联网才能与之一拼,现在降了不少,可互联网的扩张和高薪时代也没了啊!
所以说,金融仍然是收入最高、性价比最好的行业之一,而且说出去也有面子,平时的工作环境也是高大上。
你总不想选择苦哈哈的土木、或者干到秃头、还总担心35岁就下岗的计算机吧?
关于多家银行向员工“追薪”,有银行人均追回近5万元,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关注“严眼看天下”并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