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奇怪的动物,总是贪恋执著,无论面对什么,都很难摆脱非喜即恶的偏执。面对世间的一切,都用个人偏见去解读,去衡量,充满对立的比较。二元对立的态度,导致了情绪化的应对世上一切,以个人得失来衡量人生经历,故而总是被这样那样的境遇所刺激、所干扰,总是被外在束缚,疲倦又受苦。
圣人证得平常心,超越二元对立,他随缘应世,无执无舍,但行中道,不以好恶来区别事物,不存偏见,更不会被偏见左右,以妙用应对一切,并做出最恰当的选择。当心灵焕发出这种光芒,照亮我们的生命时,我们便安住在一种宽坦任运之中,自然地做人,自然地做事,既无机心,也无造作,不把任何事放在心上,却能专注的做好任何事。
他们能坦然接受命运中的一切,随缘做好当下的选择,种善因随有善果。
干预命运的秘密不在心外,而在心里。
人的心像是一片田地,不种庄稼就会长出野草。如果你想活到快乐坦然,就应该将真理与爱种进心田。
我们都想做命运的主人,主宰自己的人生,然而却常被情绪左右,情绪成为生活中的晴雨表。其实,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豪气是可以实现的。就像雪师,自年轻便立志战胜自己,经年累月,终于成为心灵的主人,因为他看明白了,人的心主宰人的命运。一切纷争烦恼皆源于我们的欲望和无知。因为有欲望又无知,才会引发情绪不可控制。
要做心灵的主人,摆脱欲望的控制,不做欲望的奴隶,就要去寻找生命中的善知识,来指导、熏染、训练自己的身心,身心清明何来情绪的干扰。
英国思想家詹姆斯.埃伦曾经说过下面这段话:“人的心灵像庭院,即可理智的耕耘,也可放任它荒芜,不管是耕耘还是荒芜,庭院都不会空白。如果自己的庭院里没有播种美丽的花草,那么无数杂草的种子必将飞落,茂盛的杂草将占满你的庭院。出色的园艺师会翻耕庭院,除去杂草,播种美丽的花草,不断培育。同样,如果我们想要一个美好的人生,我们就要翻耕自己心灵的庭院,将不纯的思想一扫而光,然后栽上清澈的、正确的思想,并将它们培育下去。”
我们知道大道至简,往往许多表面看到的东西都是相反的,太过光鲜的外表是为了掩藏内在的空虚,引起人们的欲望;许多大家都在追逐的“真理”都是错的,无为耗费心力,将能量外泄。不要被表面所迷惑,被欲望拉着走。
我们本是自己的主人,选择什么自己说了算,找到真心,去遇见生命中的智慧光明。智慧光明做心灯,看情绪来了又去,不被牵动。
要去机心、事本觉、任自然、明大道。我们要去掉机心,是一种带有欲望色彩的利己之心,是一种希望得到回报的功利之心,而非正思维本身。
一旦有了利己之心,总有踩坑的时候,“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有欲望就给了他人可乘之机,有时就出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情况。许多骗局每时每刻都在上演,即是骗局也是修炼的道场,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组成了这世间万象。
对于不要有“希望得到回报的功利之心”,深有感触。母亲前半生一直陷在痛苦之中,从言语中听出,她觉得自己任劳任怨,甚至一直在舍己为全家做事,一直处于我总是为了别人的状态中,可是却从未得到父亲的认可。隐隐之中是活在一种渴望得到回报的功利状态下,感觉生命是卑微的。
换一个角度慢慢将她引导出来,做为一个母亲她是好母亲,有时她为母则刚,忍辱负重,那是一种自然而发的行为;面对父亲,她在传统妇道的束缚中,却又有坚韧的力量,她不需要得到任何人的认可和确定,她本就是独立而好强的人,其实一直是在为生命的本真而活着。
母亲需要在别人的认可中确认自己的价值,她逐渐走出了误区,开始重新认识自己,仿佛重新开启了新的生命。
实际上只是转变了视角,就看到了本真。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做任何事都是因为自己衡量了当时的状态做出的选择,与他人无关,付出是自己的行为,有了责任也自己担当,要做好自己,心安方可。
明白了这些道理让我们在做事时不迷路,不去攀比同行的人做得多做得少,因而会得道多助;不去计较做任何事时的得失多少,因而会全力以赴,得天神助;做事时不与世界对立,本着真心,放下了分别心,外界与你就是一体的,心即宇宙,宇宙即是人心。
正如雪师书中所写:
所以,你不用刻意要求自己生起觉性,也不用刻意消灭妄念,更不需要压抑它。你要放松而不散漫地安住在自己的宁静清明当中,品味,但不沉溺。遇事只需尽力而为,随顺因缘,这样一来,你的内心自然会明明朗朗,毫不昏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