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写这个话题,但心里总是有点限制。一方面觉得儿子还是有点小,另一方面,作为妈妈,我完全没有准备好去接纳另一个人的到来。
说实话,儿子被女孩子喜欢,我是为儿子高兴的。但想到孩子小的时候由于我们夫妻两个不懂得经营婚姻,经常吵架,给到儿子很多伤害。如今,他去谈恋爱,又怎能知道不是因为要补缺失的心理营养呢?
但是,昨天晚上发生了一场比较激烈的争论,促使我想要把它写下来。
晚上吃完饭,先生突然对儿子说:“儿子,爸爸妈妈的意思是不同意你这两年搞对象。”
这个话题太突然了,我和儿子都诧异的看着他(因为他之前没和我说过)。
事情还要从一个多月前的一个晚上说起。那个晚上,儿子在我跟前绕了好几圈,终于和我说:“妈妈,我有女朋友了。”我想,儿子肯定是酝酿了好久才鼓起勇气说出来。
我并没有感到惊讶,因为在高考前,儿子的老师就和我说过他好像在搞对象。后来观察到儿子高考前的状态挺好,我就没有提起这个事情。
一会儿,先生回来了,儿子也和他爸爸说了他有女朋友的事。他的反应更有意思,“是不是你手机里的那个女孩啊?”因为他俩换着用过手机一段时间。
说实话,那天我们都没有说不同意之类的话,还就此话题开了几句玩笑。
儿子今天大学报道,我想,爸爸一定是担心儿子因为谈恋爱耽误了学业,所以,昨天晚上给到儿子一个提醒。
爸爸接着说:“我们是不会承认你谈对象的。”
儿子听到爸爸的话,一定是太意外了,问:“为什么了?”
爸爸:“因为你还小,这个年龄要以学业为重,我们能上这个大学不容易,我们不想看到你因为谈对象耽误了学业。”
儿子:“不会的。”
爸爸:“那是你以为的,你才18岁,你知道什么叫对象吗?”
儿子:“那就怎么了?”
爸爸:“你是不是看着这个女孩不错,怕被别人抢走,然后快点告诉别人她已经有对象了,是不是了?”
儿子说:“是了。”
天哪!我这是第一次听到两个男人这样谈论找对象的事,原来男人口中的“对象”是这个原因来的!
爸爸:“你们只是有好感而已,不要随随便便说是对象,那是要负责任的。”
儿子没理解爸爸意思,激动的说:“你们的意思是让我们分手啦,那你们怎么不早说。”
爸爸:“你理解的分手是什么?”
儿子:“就是不见面,不说话。”
爸爸:“我们没有让你不说话,不见面啊!”
儿子:“那不让谈对象不就是分开吗?”
听到这里,我明白点先生的意思了。看到他有点接不过儿子的话来,我接话说:“爸爸的意思不是不让你们来往,你们可以是比一般朋友都好的好朋友,但别说是对象。”
儿子反驳说:“那怎么处啊,都已经这样了。”
这句话着实让我们吓了一跳。
爸爸着急的说:“你们乍样了?”
儿子又重复说:“那那会儿和你们说的时候,你们也不说。”
我们都理解儿子的意思了,他肯定是因为和女孩儿正式说了两人的关系,女孩也答应了,现在又说以朋友相处,儿子不知道要怎么转换和处理,更何况他也没有觉得他上大学了谈个恋爱有什么问题。
儿子大声说:“我都18岁了,成年人了,法律上也没有规定18岁不能找对象,大学也没有这条规定啊!”
听到儿子在据理力争,爸爸有点小激动了,去到了卫生间。
事情好像僵在了那里……
儿子一个人坐在那里,突然狠狠的打了自己两下,然后埋头哭了起来。
爸爸今天的做法让他感到突然而无法理解。说实话,我也感到挺突然,但先生的说法我是赞成的。我担心的不是他们的沟通内容,而是怕他听到儿子反驳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又起了强烈的冲突。
见儿子那么难过,我说:“儿子,妈妈知道爸爸说的让你一下难以接受。爸爸说的负责任,妈妈认为很对,人家女孩子凭什么要跟着你,全说这几年里你的表现,你的学业怎么样?你在学校的影响力怎么样?你大学毕业后找个什么工作,能给到人家女孩儿什么生活?有好多学生觉得上了大学了,就成功了,大学跟前的那些小区里不就住着好多搞对象的学生吗?”
儿子什么也没说,回到了他的房间。我知道他还很生气。
爸爸从卫生间出来,又去了儿子的房间。
爸爸说:“你们就做好朋友吧,可以一起吃饭、玩、学习,等到大三大四了,懂得什么是责任了,再说谈恋爱。”
儿子应该也思考了很多,和爸爸真诚的说:“你们的意思我明白了,就是把握好分寸,我不会耽误学习的。”
儿子接着说:“我肯定不会那样做的,你们说的那些我都知道,上床、怀孕什么的,肯定不会的。”
唉!不得不佩服现在的孩子们,知道的太多了!不过听到这里,我心里悬着的心放到了肚子里。
爸爸好像还是有点怕儿子不明白意思,接着又叮嘱了一句:“反正我们只承认你们是好朋友。”
儿子说:“我知道了,我会把握好分寸的。”
一场争执就这样比较愉快的结束了。
这个话题其实在儿子刚刚和我说起有女朋友时就想说,但真不知道怎么说。这次,我的先生竟然心平气和的把这事提出来,而且孩子那么激动,他都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为我先生点个大大的赞!
我知道,这次的处理方式可能不是最好的,但算是达成了一致性沟通。在我们一家人之间的沟通中,这种表达越来越多。
我知道,这真的来源于我学习之后的改变。我发现,当我变得平和以后,爱人的也没有了什么脾气,能够在即将暴发的时候离开现场。而我,没有当着儿子的面说一句对爱人不恭敬的话,而是做到了耐心的聆听,在恰当的时候,站在爱人的角度和他一致性表达。我想,这样的表达对于孩子来说才是有力量的。
于是,我得出以下这个结论:心态平和+一致性表达=有效沟通!下一步修炼的方向是——有智慧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