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别人一句无心的话,却能让你郁闷一整天;一个不经意的评价,就让你心烦意乱。我们常常觉得是那些话本身伤害了我们,但仔细想想,真正让我们受伤的,或许是我们自己对待这些话的方式。
言语本身只是声音和符号,它们没有魔力。当有人说“你真笨”时,这三个字本身并不带刺,不会真的扎伤你。真正让你感到疼痛的,是你内心对这三个字的解读——你相信了这个判断,或者至少在意这个判断,于是它才拥有了伤害你的力量。
这就像有人送你一件礼物,如果你不接受,这份礼物就还是属于送礼的人。别人的言语也是如此——当他说出伤人的话,就像递给你一件名为“羞辱”或“愤怒”的礼物,但接不接受的权力,始终在你手中。
那么,为什么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接受这些“礼物”呢?因为我们太在意。在意对方的看法,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更关键的是,我们在内心深处可能也隐约认同对方的评价。如果有人说你个子矮,而你对自己身高很满意,这话就伤不到你;但如果这正是你在意的,哪怕对方说得再轻,你也会觉得沉重。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获得了情绪上的自由。下次再遇到伤人的话,不妨先停下来想一想:我真的要接受这个“礼物”吗?这话真的符合事实吗?即使不符合,我为什么这么在意?当你开始这样思考,你就从被动的受害者,变成了主动的筛选者——只让那些建设性的意见进入内心,过滤掉那些无谓的伤害。
你的心是一座花园,你可以决定让什么种子在里面生长。别轻易让他人的言语成为你园中的杂草,这份守护的权力,永远在你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