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大家在群里聊天的时候,多次提到“如何让自己「静」下来”的问题。
不管是从心智系统转换的角度来看,还是从传统儒学的角度来看,「静」都是基础,「静」不下来,心智系统没法转换,传统的儒学也学不好。
今天晚上,我们就来分享孔子是如何教弟子「静」的。
大家先看一下《中庸》的这两章。
第九章: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第十章: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
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
这两章,孔子讲的就是,如何入「静」,而且是非常了不起的「动态入静」,大家好好体会一下这两章,过一会儿,我们再讨论:
……
《中庸》第九、第十这两章,在以往的解读中,是被忽略的,因为里面也没有什么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往往被一带而过。
但是,这两章是整本《中庸》里面,非常重要的两章!
您要是把这两章读懂了,您就真的学会了孔子的心智系统转换功夫。
我们先来看第九章。
第九章: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这一章的前三句,描绘了人的肉体大脑意识的三种类型:一种是掌握了天下资源的肉体大脑意识,这是人类社会中最顶级的统治者,只要他们愿意,都可以均分天下;另一种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二愣子似的肉体大脑意识,敢赤脚踩刀刃。还有一种是,在这两者之间的社会管理者的肉体大脑意识,只要他们愿意都能抛弃官位、俸禄。
孔子用这三种类型,来涵盖人类所有的肉体大脑意识。
把人类所有的肉体大脑意识都涵盖了以后,孔子再说「中庸不可能」,意思就是:「中庸:心智系统转换」不可用肉体大脑意识。
「不可用肉体大脑意识」,就是说在心智系统转换的过程中,肉体大脑意识要「静」下来,不需要TA的「能」,是「不可,能」。
孔子说,「中庸,不可,能」这句话的意识影像,大家体会一下,能体会到吗?
……
……
……
第十章讲的就是,肉体大脑意识怎么「静」下来。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
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第十章真正的意思是,要让肉体大脑意识「静」下来。内在意识要「强」起来。
南方之强,指的就是内在意识的「强」:宽柔以教,不报无道
也就是说,在孔子的证悟中,当内在意识真正「强」起来以后,外在的肉体大脑意识自然就会「静」下来了。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是需要大家用心去慢慢、深深、细细体悟的……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在静坐的时候,经常会遇到面部口鼻处的奇痒。
这种奇痒,我们如果把它当作是「无道」。那么,想象一下「宽柔以教」是一种什么感受呢?
就是肉体包括肉体大脑彻底放松,而内在意识却特别的「强」,静静地看着那种奇痒,不让肉体以及肉体大脑意识做出任何的反应。
说到这里,我先停一下,大家一起来体悟一下,这是非常需要大家用心来体悟的。
……
……
……
把这种口鼻的奇痒,转换成现实生活、工作中,我们遇到的各种烦心刺激、挑战。我们的内在意识同样要「宽柔以教」,肉体大脑意识不做出任何反应。
所以,要让肉体整体「静」下来,关键是内在意识的「强」,这种「强」就是《中庸》里一直提到的重要概念「诚」。
我们平时,不管是在静坐中,还是在动态中,「静」不下来的主要原因,就是内在意识不够「强」。
我在体验打坐中觉得,腿痛、腰痛、背痛,这些痛都不能算事,把内在意识往里一收,痛感其实是很低的,正难忍的是那种口鼻的奇痒,那可是钻心的痒。
这个时候,如果你的内在意识足够强的话,也就是向内收的足够深的时候,这种奇痒一会儿也就会过去,整个肉体也不会紧张,依然处在一种很放松的状态。这是「宽柔以教,不报无道」。
否则,是很难挺过去的,最后一定会用手去挠。
大家体悟一下,今天分享的这个不能当故事听,您真的要自己去体悟一下,体悟到了,后面您就知道怎么做了。
孔子那个时代并不讲究静坐,他那时讲究的是动态的「慎独」。
但是,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非常建议大家做静坐练习!一定要在静坐中感受到那种「诚:内在意识强」的体验,「诚」是一种内在意识觉醒,是内在意识的「劲」。
直接在动态中练习,那个难度有点大。
不知道大家听明白了没有?
大家静坐的时候,不要在乎时间坐多长,哪怕就一秒钟、一刹那,能体验到这种「宽容以教,不报无道」的感觉,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收获。
(群友提问:是全身心的投入么)
答:这句话说的太好。 因为,内在意识在向内收的时候,是一种很别扭的感觉,肉体大脑与肉体彻底放松,一点儿劲都不使,但是,内在意识本身要非常使劲,是一种内在的全身心投入。这句话听起来很别扭,但,就是这么作的。
我先讲到这里,大家体悟一下。
(群友提问:是不是可以说,当奇痒消失的时候,就进入内在意识了)
答:对的,当您的内在意识收在里边的时候,外面的肉体感觉会减弱。《大学》中不是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说法吗?就是这种状态。
静坐最大的作用就在于,在静坐中找到了这种「诚」的体验,那么,在动态的「慎独」中,您就知道怎么做了。
我差不多讲好了,关键是大家自己去体验这种内在感受……
这里再补充说一点。才开始练习静坐的时候,不要去追求什么盘腿。关键是追求内心的那种「诚」的感受。盘腿的目的是为了静坐更长时间,如果您连「诚」的体验还没找到,您坐再长的时间,也只是熬筋骨而已。
(群友提问:静坐中感觉自己意识很弱(很疲劳)怎么办?不断提醒自己吗?)
答:说明您的内在意识没在往里边收,您真的使劲儿往里收的时候,那个内在意思是会很累,却是很清醒的,特别的精神,不可能是弱的,真的到了内在意识很累的时候,那就休息好了。
(有群友提到以往静坐练习时的感受)
提醒:大家在这里学,就把你们以前所听到的、学到的那些放松的入静方法全忘了,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群友提问:现在在练静坐,能把意识收回来,但是,只能坚持一、两秒……)
答:开始练习的时候,就像是点针式的,一秒一秒的练,今天能练成一秒,明天就练两秒,后天三秒……
我觉得大家那种「诚」的体验还没找到的时候,不要去玩盘腿,就找一个让自己舒服的姿势坐着,然后,去找「诚」的体验。找到「诚」的体验,是第一位的。
刚开始还没有找到「诚」的体验的时候,怎么坐都可以,让自己舒舒服服的,去找到那种体验。
明白了吗?是找到那种:肉体上非常放松,但是,内在意识非常强大的体验。
我跟大家说,这两个星期里,我们分享了这么多,其实,今天说的这个,才是是最、最、最、最、最、最关键的,一旦找到这种体验,您就真的上道了。后面我跟大家说什么,您都会明白。否则,都是在听故事。
实在找不着那种体验的时候。可以想象一下:
自己正在玩一个极度沉浸式的虚拟现实游戏,您身体上所有的感觉都不是真正您的感觉,而是来自游戏角色身上的感觉……
您让自己「嗖」地一下,把感觉超里面猛收,去找内在真正的自己……
大家体会一下。就是这种感觉。
最后,大家有空的时候,要好好体验一下《中庸》的第九、第十章,在自己的意识空间中,重新建构孔子讲这话时的意识影像,然后,直接去感受这个意识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