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爸妈的热干面生意越做越好,在县城得以立足。刚开始只卖热干面,后来认识人之后,妈妈每天还做烙馍往饭店送,还记得我也送过烙馍。其实,那个大饭店是一个亲戚的亲戚开的,妈妈每天上午到店里先做300个烙馍,爸爸卖着热干面。
我和哥哥上初中后,都来到了县城,爸妈的生意也慢慢开始转变,从最开始的外摊位热干面,到租起了一间门面,也不再卖热干面,主营面条、水饺、馄饨等。由于房租的压力,我们早晨还炸油馍和菜角,配的有稀饭、粥,有时候也做胡辣汤。这样的话,当天的早餐卖的钱就够买其它食材的开支了。
不管春夏秋冬,爸爸都是五点多起床,饭店的活是繁琐而疲劳的,我和哥哥从小都很懂事,尤其是我,从初中时就在饭店帮忙干活。还记得,中午放学回家吃饭,远远地就看到我家饭店门口都是自行车,那时有很多建筑工人在那吃饭。他们干着体力活,饭量都比较大。爸爸做好面条后,就给他们一人一个饭盆,再配碗和筷子,这样他们自己盛着吃。
就这样,爸爸薄利多销,味道又好吃,很多人来我们家吃饭,生意也越做越好。还记得,那个时候夏天有一种冰果的冷饮,一般一毛钱一袋,可以冻成冰块吃,也可以当冷饮了喝。自从食堂生意好了之后,我爸就不让我喝冰果了,我还很诧异,为什么不能喝,以前你让我喝,现在又不让喝。冰果可是夏季必备啊。后来,才知道,爸爸怕太便宜的冰果,喝了对身体不好。
我们开的第一家带门面的饭店,门朝北。后来西边隔壁又开了一家酒店,还带有卡拉OK那种的,那个老板见我们生意很好,就不想让我们干了,估计也想扩大他们的门面。然后,就有管理市场的人告诉我们要交5000块钱,否则就别干了。爸爸是个聪明人,一下子就知道是谁搞的鬼。
那时候,我一个叔叔在工商局上班,那个叔叔也就是我奶奶亲哥哥的大儿子。我爸知道,叔叔经常去隔壁饭店吃饭,就让我奶奶来了。奶奶来了之后,坐在我们饭店门口歇息。当时,恰逢叔叔单位在隔壁楼上吃饭,等吃完饭下楼,正好碰到坐在门口的奶奶。叔叔大吃一惊,喊道:“姑姑,你来了”。两个人很激动地在聊天,这一下,所有的人都明白了,我们和叔叔之间的关系。说来也奇怪,自从奶奶和叔叔碰面之后,再也没有人催我们缴费,也没有人赶我们了。隔壁老板和我们的关系也越来越好。
当时我一个远方亲戚在我们家饭店帮忙,他经常爱找隔壁的几个女孩子玩。我偶尔一次也跟着上过一次楼,发现楼上还有舞厅。后来,饭店的生意忙不过来,我们又招聘过厨师。在那个门面朝北的饭店,临近年关,吃饺子的人特别多。我负责擀皮,妈妈负责包饺子。那时,我的手都肿了,一碰就会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