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晴
(个人日记——吾日三省吾身。用文字记录生活,记录想法,记录成长。文责自负,原创首发。)
早晨起来煮了面条,切了一点甘蓝,简单做了一碗拌面。原本是老婆想吃的,做出来后她又不想吃了,自己泡了麦片酸奶。煮的面条只能我来解决,最后也没吃完,只能倒掉。
对于浪费粮食这件事我向来比较介意,可能是因为生活经历的缘故,我对食物向来比较挑剔,说简单也简单,馒头,面条就足以果腹了,说挑剔也挑剔,吃虾蟹海鲜之类,或者是大鱼大肉,我反而总有吃不饱的感觉。两个人很少开火,最多是周末做一顿两顿,或者早饭简单的煮个粥,搞点小菜。有一段时间老婆总是在早晨起来给自己炒个小菜,就这绿豆粥享受每天唯一在家吃的早饭。人少,做的食物往往剩下又舍不得倒掉放在冰箱,时间一久有自己也不想吃了,又倒掉。
我想起来最初关于生命意义的探讨。那时候也还是十三四岁的年纪,语文老师严肃的问我们,活着干什么?我们一头雾水。最后他告诉我们,或者就是为了“吃”。后来学了罗素的文章,《我为什么而活》,我深表认同。人怎么可以如此浅薄,或者怎么可以只为了吃呢?对真理的追求,对爱情的渴望,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才是我们活下去的意义所在。
工作后,才发现为吃而活才是主流。工作场合,很多事情都要谈到酒桌上去,觥筹交错间,台上台下的交易达成,最终维持了多少人的饭碗,装满了多少人的口袋,这时候才知道能吃,好吃,会吃,爱吃也的的确确是一门学问,大有文章。
如果说在二十岁以前,我对食物还有一些贪恋,如今随着进入中年,消化系统着实不堪重负,加上能量消耗水平远远降低,所以对吃什么更不在意,有的时候只有在长时间运动后才会觉得饿。更多的时候早晨不吃,中午也不吃,都不会觉得饿,所以如今美食已经不足以诱惑我,更不会激发我的动力。可以说,吃是为了活着,但是活着绝对不是为了吃。
啰啰嗦嗦说这么多,以后在饮食上应该简单,节约,少食,健康就好,维持正常的生命机能即可,没必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太多的心思,尤其是要控制,切忌暴饮暴食,更要主义不能浪费,花费功夫作一些食材,却吃不掉,最后白白浪费,实在没必要。关于日常饮食,爱吃,能吃,会吃,好吃是吃货的追求,而我追求的则是简单,健康,节约,省时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