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发烧?
婴儿的正常体温是36~37.8°C。口腔体温平均是37°C。腋下体温比口腔体温低0.5~1°C。直肠体温要比口腔体温高0.5~1C。但这些数字并不是完全准确的标准,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正常体温,每天的体温都可能向上波动1~1.5°C。一个健康宝宝早晨起床时的体温可能是36°,而傍晚或生气之后的体温会升到37.8°C。下面解释怎样才算发烧(这里涉及到的所有体温都是指直肠体温):
•低烧:体温 37.2~38.3°C;
•中度发烧:体温38.4~39.4°C;
•高烧:体温高于39.5°C。
最好能掌握宝宝的正常体温。宝宝状态好时,在他一早醒来时测量,记下他的体温。傍晚安静时再测一遍。这些就是你的宝宝的平均体温。任何高过这个体温的温度都说明是发烧。
发烧是一种症状,本身不是疾病。当人体受到感染时,发烧是正常而健康的反应。但我们都有一种发烧恐惧症。医生接到担心的父母的电话,一半是因发烧,医院看急诊的则有20%是因为发烧。很多父母误以为发烧会伤害孩子。
发烧通常说明宝宝的体内正在进行一场战争。当细菌和抵抗细菌的白细胞交锋时,白细胞就会产生一些叫做热原的物质,导致人体出现如下反应:首先,它们刺激人体去抵抗细菌,然后把刺激传达给下丘脑—一大脑内调节体温、使体温保持恒定的体温调节中枢。这些热原刺激下丘脑提高体温定位点,让人体将一种较高的体温认定为正常。
接着,人体开始排除多余的热量:血管扩大,通过皮肤加快热量散发,因而导致脸颊发热、发红;心跳加速,推动更多血液来到皮肤里;呼吸也加快,释放热气,就像狗在大夏天呼呼喘气以便降温一样;还有出汗,通过蒸发水分让身体凉下来(大一些的孩子更容易出汗)。如此说来,发烧有利于抵抗感染,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治疗发烧?
发烧既是朋友,又是敌人。发烧过程中产生的热原减缓了病毒和细菌的繁殖,加快了对付这些细菌的抗体的产生,使抵抗这些细菌的白细胞数量增多。但发烧让宝宝不舒服,使他们变得烦躁不安。还有,迅速上升的体温可能会引起热性惊厥。
*特别提示:研究显示,宝宝体内发烧引起的那些物质能抵抗感染,所以有些父母不愿意给宝宝降温,因为担心会降低宝宝自身的抵抗力。不过,最新的研究显示,退烧药是通过直接作用于人体的温度调节器官来降低体温,并没有介入人体抗感染的战斗中,所以即使吃了退烧药,抵抗细菌的工作也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