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决定一个人成功最重要的能力不是智商,更不是才艺,而是“情商”和“逆商”,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讨人喜欢的能力和失败后快速恢复的能力。
无数的理论和数据表明,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特别是从重大打击中恢复的能力(逆商),取决于是否具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有效构建和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是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一环。所谓的社会支持系统,是指个人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能获得的,来自他人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援。
通俗地讲,就是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他有什么样的朋友圈,取决于他能给自己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朋友圈,取决于他能从朋友圈中得到什么样的帮助。而培养的方法就是让孩子与同龄人交朋友。下面就介绍4种培养孩子交友能力的4个步骤。
步骤一:言传身教,营造氛围。
孩子的性格特征来源于父母待人接物的方式。要想孩子爱交朋友、会交朋友,父母自己先要爱热闹。
具体的措施:
- 父母在家要多开玩笑,培养孩子的幽默感,让孩子在生活点滴中感受快乐,不要在家里过度强调秩序和规则。
- 父母要经常带孩子参加一些朋友的聚会。
- 父母要鼓励孩子在家里开派对招待朋友和同学。
步骤二:淡化框架,放宽边界。
不为孩子交友设置太多的框架,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多元价值观。要引导孩子扩大交友范围,鼓励孩子和不熟悉的同龄人交流,包容不同特点的朋友,孩子的眼界才能开阔。而打破框架最好的方法就是模仿别人,因为模仿别人是对另一个人最大的恭维。
具体的措施:
- 家长首先要淡化自己的框架,然后不要用父母的标准为孩子的朋友“贴标签”。
- 家长要用赞美的方式引导孩子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一个人能够随时发现别人的优点,并且毫不吝啬地主动表达出来的人,一定是个特别受欢迎的人。
- 孩子在模仿别人的同时也可以保留自己的特点。
- 对整洁的要求可以随着孩子的不同年龄调整,不能过早地用成人的标准约束孩子。
步骤三: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孩子在与自己的朋友交往的过程中会时有小摩擦,家长要放手孩子自行解决。
具体的措施:
- 遇到孩子有矛盾和冲突时,家长不要去帮忙,不要批评、指责,要鼓励孩子自己解决。
- 自己的孩子吃亏了,家长即使再心疼、生气,也要淡化问题,鼓励孩子积极面对,用自己的智慧和判断主动去解决问题,把每件事都看作是提高孩子冲突处理能力的机会。
- 孩子与同学、朋友外出活动时,家长要给额外的零用钱,鼓励孩子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请同学喝水、吃零食、玩游戏等。心理学把这种行为称为“亲社会支出”,是提高孩子积极心态的好办法。
步骤四:遵守规则,包容大度。
孩子在做活动时会把规则看得很重,此时家长旁观即可,不要贸然介入。虽然孩子对规则很认真,但他们也知道规则是为人服务的。
具体的措施:
- 家长要鼓励孩子遵守游戏规则。
- 家长不要太好面子。在游戏时,父母不要因为孩子落败而批评、指责孩子,以此激励孩子。家长要清醒的认识到,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天赋。
<<<正文完
《其乐无穷的战斗》学习笔记之——3-6岁:了解孩子眼中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