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致力于学问,三十岁就能够独立判断独立做事,四十岁,基本上没有什么想不通的事情了,五十岁,知道了敬畏,知道了天命大道,六十岁,听什么话都可以,七十岁,做什么事收发由心,不离于大道,达到随心所欲的自由境界。
【体悟】
孔子十五有志于学,很多人高中毕业后就没怎么正儿八经学习什么东西了,很是后悔。
三十而立之后的译文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期望来翻译的。也是希望自己达到的境界。
三十岁的时候大概也算而立了吧。
四十岁的时候并没有达到不惑,我认为,一个是读书太少,读书面也太窄;一个是阅历也一般,接触面也窄。更重要的是,没有在这十年用心的在一个方向上深入下去,我认为,在一个方向的深入,能够明白很多深刻的道理。
大概最近两年慢慢接近不惑了,主要是看待人生问题上,知识层面还弱的很。
五十岁的时候,敬天畏命,我觉得接近大道了,更多的把个人与社会、自然、宇宙放在了一起,应该在物质上思想上都接近自由的感觉,基本上是顶峰。
六十岁的时候,基本上沉了下来。不再有分别。分别之心没有了,看到的听到的,都是芸芸众生,都没有什么分别,无可无不可,都是合理的存在。
七十岁的时候,返璞归真最好,像个孩子一样和这个世界相处,没有束缚,没有禁忌,但都契合大道,用自己的道开创了一个自己的世界,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宇宙星球。
这样的话,便是认真的对待了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