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对大导是怀有敬意的,他策划的戏剧邀请展也是非常想去的,通过他我才知道皮娜鲍什,知道什么是现代戏剧,我真的是看了穆勒咖啡馆和春之祭,决定离开戏剧行业(其实就是一场务杂工)的。
但是,他的传统剧我很喜欢,先锋剧《建筑大师》和《三姐妹 等待戈多》确实把人看傻了。可能我还需要多几年的沉淀吧。(《绝美之城》我刚上映时觉得太掉书袋了,去年再看时明显好多了。)
契诃夫的戏第一次看是赖声川的《海鸥》,改编得特别好。大导对契诃夫也是非常热爱,排过三姐妹、樱桃园、天鹅之歌、论烟草有害和伊凡诺夫等等。所以这次二排三姐妹是非常期待的,我真心觉得没有人比大导更懂契诃夫了。
至于等待戈多,也是耳熟能详但是从未看过,也是非常期待。看之前,还看到一段关于荒诞派戏剧主题的描述:世界不可知,命运本无常,行为无意义。非常接近佛法的基础理论了,觉得非常奇妙。而最有意思的是这部戏最早在巴黎、伦敦受到冷遇,但在百老汇大受欢迎,后来还在美国的监狱上演,特别能让囚犯们感同身受。
但是,整个剧看下来,我不太喜欢。所有的演员好像朗读台词的机器,没有感情,没有互动。可能导演想制造一种疏离感,达到等待期望无意义这一命题的效果,表达生活本无意义无目的,角色在无休止的重复中耗尽生命。是的,舞美装置不错,灯光音效很好,音乐也好听,但是这不能构成一出完整的戏剧,演员不是台词机。
忽然想起在乌镇戏剧节看的澳洲乌合之众剧团演出的《圣女贞德》,前小半部好像在看现代舞,后面半部就像是剧本朗读,但即使是剧本朗读,言语也饱含感情,非常有代入感,我听得潸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