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元《昨夜星辰》读书笔记(十八)

延缓的分别

      送别诗里有一首特别有名的,就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也叫《渭城曲》: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刚下过雨,雨把尘埃全都湿润了,空气很清新,道路两旁的柳树都被雨洗过。在这样明媚的景色里,诗人却要在渭城送别故人。而这次送别并不是在家里。是他和朋友元二赶了一天路,前一天晚上在客舍里歇下。今天早上他要送朋友走,只是不能再送朋友去更远的地方了。

      “劝君更尽一杯酒,”再看一眼柳色吧,再喝一杯酒吧。王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其实他是想延缓这个分别的过程。尽管他也知道一杯酒并不能阻止这次分别,但是他实在太不舍了这延缓的意义就在于让周围的景物、气息、情绪,在朋友的记忆里多停留一会儿。而停留的意义有是什么呢?

      “西出阳关无故人。”王尧衢说:“阳关外如有故人,君可不尽此一杯;如无故人在,则此故人一杯酒,安可以不尽?”《古唐诗合解》除了阳关,就再也没有老朋友可以对饮了。这段记忆延长的意义就在于,在某个孤独的夜晚,此时此刻的印象也许会成为一种陪伴,而这是送行者可以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他说再喝一杯吧,甚至他都不需要说。他只是举起酒杯,但对方已经了解了他的意思。两个人拿起杯子一饮而尽。

      酒在很多时候替代了语言,有时候一腔心事,千头万绪,又不知从何说起。于是举起杯子,再喝一杯吧。

这个世界下雨了

    我们再来读许浑的这首《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许浑在谢亭送别他的朋友,“劳歌”是送别的歌,该唱的歌已经唱完了,该说的话也已经说完了。“解行舟”,把船的缆绳解开来,朋友要走了。

    “红叶青山水急流”,水未必很急,船也未必因此走得很快。但是在诗人的眼里,朋友坐的船很快的离开了,这其实是心理上的速度。

      朋友走了以后,只剩下自己一个人,还有没有喝完的酒。于是一个人把剩下的酒喝掉,可是举杯消愁愁更愁,自己大醉一场,暂时的躲了进去,好像分别从来没有发生一样。

      可是这个梦总有醒来的那一刻。诗人醒了,刚开始他可能还是朦胧的状态,情感还不会有很大的波动,他觉得这个世界还是和以前一样,并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可是当他真的回过神来时,就会被悲伤击中,我们能感觉到他的悲伤从胃里翻涌出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诗人一下子意识到这个朋友已经离开了,留给自己的是什么呢?留给自己的只有满天的风雨。

      最后他没有写自己如何不舍,如何难过,如何惆怅。他写的是,朋友离开了以后,这个世界下雨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