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油腻的中年成功上榜
职场半坡和身材走形让你焦虑不已
可除此之外
闹心的还有梦魇般存在了三十年的
”别人家的孩子“
01
朋友发微信倾诉:家长群里天天讨论小升初,感觉好严峻,考不上好初中就考不上好高中,考不上好高中就考不上好大学……
起初让我惊讶的是80后的我们居然都到了讨论孩子升学问题的阶段,看来媒体的标签又一次标注正确。
本想随意安慰她几句,可是她接下来的焦虑仿佛有穿透手机屏幕的魔力让我警觉起来。
她说,女儿的同桌是班长,特别出头,当主持、演节目,周一到周四每个晚上都被兴趣班安排得满满当当,而自己的闺女每天晚上就是看电视看电视看电视……她觉得愧疚极了。
作为母亲,我特别能理解她的心情,看到别人的孩子学这学那优秀出众,而自家宝贝这也不行那也不会,我也焦躁不安。
虽然,她家姑娘刚上一年级,我家豪哥还没上幼儿园……
相信每一对父母都害怕自家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为,曾经,我们中很多人都输在了开头,一边得过且过一边追悔莫及的来到了油腻的中年。
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再希望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即使这个“别人家的孩子”曾经让我们那么厌恶,可是,这个标签还是如神一般的存在,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力,左右着我们的决定。
我们非但没有甩掉这个包袱,还成功的让”别人家的孩子“变成了我们亲密无间的战友,为的就是有一天,我们的孩子也能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让人艳羡,供我们炫耀,更重要的是,迎接他们的中年是光鲜亮丽的。
02
前阵子朋友圈刷屏了一篇文章,《李湘女儿王诗龄活得那么拼,你千万不要只带孩子玩“王者荣耀”》,SO,王诗龄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而我们身边这种“别人家的孩子”比比皆是,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宣扬给孩子天真无邪、毫无压力的童年?
可是,作为一个过来人,你真的认为,应该让你的孩子如苦行僧一般,从出生开始就是为了完成各种功课、实现各种目标而活吗?你真的认为,以”别人家的孩子“为标杆就能为自己的孩子打造高大上的人生?
我的身边和我听说过的很多向“别人家的孩子”看齐的父母大多都失败了,为了培养孩子,他们也是不吝钱财和时间,乐器、美术、外语、舞蹈、演讲、奥数……能学的全划拉上了。也许偶尔的优秀也让他们短暂的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
可是长大之后,该遗忘的特长还是遗忘了,该对工作生活没有帮助的还是发挥不了作用,这些父母甚至孩子本人也会感叹当时学的太多太杂太盲目,最终也只能拿着泡好枸杞的保温杯,腆着肥腻腻的啤酒肚,安安静静的做一个小人物。
03
前两年赵薇重回荧屏出演了一部电视剧《虎妈猫爸》,赵薇饰演的虎妈原本是职场女强人,对女儿采取放养式管理,希望给她一个快乐没有压力的童年,可当她看到身边越来越多“有出息”的“别人家的孩子”时,她觉得对女儿放任自由是错误的,只有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优秀出色才能上一个好的小学,上了好小学才能上好中学,上好中学才能上好大学,上了好的大学才能有好的人生。
于是虎妈赵薇辞了职,换了学区房,每天带女儿早起锻炼、每天给她安排各种课程和测验,剥夺她玩耍的权利和自由的空间,立志要让女儿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可事实上,不但没有奏效,女儿反而对妈妈产生了心理阴影,对学习对生活都失了兴趣……
还有蜚声中外的钢琴家郎朗的成长成才之路,我们看到了他如今的光鲜,当他母亲叙述学琴之路不易的辛酸时,我们也挺揪心,可是,那种一路走来的血泪之痛不是一句“我也能狠下心”就可以忽略的。
“别人家的孩子”始终是别人家的,他们优秀的背后不知有多少汗水和泪水,更不知埋葬了多少父爱母爱的柔软。
04
也许有人说,现实就是这样,”别人家的孩子“有家世有背景尚且努力,你为啥不追赶?
我并不是反对让孩子努力,只是,干嘛一定要以”别人家的孩子“为标准呢?”别人家的孩子“三岁就跳牛逼的广场舞上CCTV,我们就得用各种魔性舞姿和神曲熏陶自己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演技精湛演个《白蛇传》《红楼梦》成为小戏骨,我们就得让自己的孩子参加各种有名无名的海选?
真的不至于!
相比很多妈妈,我对孩子的教育真的不够上心,虽然从孩子一岁时就报了早教班,但是48节课,两年了我还没有陪他上完;单位同事在她家宝贝只有半岁的时候就在幼儿园报了名,我却在孩子三岁时才让老公排队报名……
所以,在一片焦虑中,我在听完朋友倾诉的当天晚上就带着豪哥去一家全脑培训机构报名试听。然而,就在我自叹自家孩子啥也不如“别人家的孩子”时,儿子却给了我一连串的惊喜。
老师拿着教具问这问那,从颜色到数字,从动物名称到动画人物,儿子居然都认识。让我大喜过望的是,这些我们从来没有正儿八经教过他,有一些甚至没有给他讲过。
这样看来我家孩子并不比“别人家的孩子”差很多,我是不是可以偷着乐一下?
在和儿子相处的时候,我也会刻意给他讲一些东西,带他背诗,给他听故事,教他说英语,虽然他总是漫不经心,但却总能给我惊喜,后来我发现,儿子自己本心愿意的、感兴趣的东西一点儿都难不倒他。
我真的不想在孩子还能玩耍嬉戏无忧无虑的年纪天天叨逼叨逼,就算我将来会后悔,我也愿意让他的童年像我们每个人曾经期许的那样。
我觉得吧,教育不能背离了成长规律,更不能超重前行,孩子的培养,找一个平衡点就好。成功成才的标准各有界定,坦然的接受世界赠予的一切,从容的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不好吗?难道还真要让“别人家的孩子”折磨你一辈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