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把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作为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途径。”建立“四下基层”培养锻炼工作机制,培养年轻干部。
一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理念为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中指出,“我们正在从事的振兴闽东的宏伟大业,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的指导”。年轻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把“四下基层”中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充分运用到干部培养、作风建设、乡村振兴等各方面各领域,使这些宝贵的思想财富和精神财富焕发出了新的真理光芒和实践伟力。要立足新发展阶段,与时俱进地学习、全面深刻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好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是要围绕中心工作和事业发展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搞‘政治、经济’两张皮”“要搞经济大合唱”。要坚持“事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就大力培养选拔什么样的干部”,聚焦当前新城市建设的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精准确定培养对象,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切实以高质量干部工作服务引领高质量发展。
三是要适应年轻干部特点和成长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培养干部也不是一锤定音,还是赛马场上选千里马的办法,使人才是经过实践考验的真正人才。”年轻干部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可塑性强,要把火热的基层实践作为最好的“练兵场”“赛马场”,引导年轻干部“上山下乡”投身乡村振兴,在干中学、学中干,形成“年轻干部到一线去、优秀干部从一线来”的鲜明导向。
四是要增强干部教育培养的实践性和实效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出,“选拔干部要优先提拔在基层经过考验、表现突出的人员。”当前,干部教育培养存在重课堂、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要把乡村振兴一线作为“大课堂”“大舞台”,让年轻干部“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解决了“在黑板上学种田”“在办公室里搞调研”的问题。启示我们,要坚持“干什么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教学、实践历练等多种方式手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我干”为“我要干”,让优秀年轻干部在比学赶超、实践锻炼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