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习心得:
13.20: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kēng )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shāo )之人,何足算也!”
没想到“言必信行必果”竟然属于“小人”的行径标准,以前我还认为这是君子的行为准则。是我无知了。
不会通权达变的“信守诺言”委实算不得高明啊。
夫子说能用羞耻之心约束自己的行为,出使不辜负君主的委托,这样的可以称为“士”。
次一等的标准是,宗族的人称赞他孝顺,乡里的人称赞他友爱。再次一等的,就是“言必信行必果”:说话一定要诚信,做事一定要坚定果断。他认为这是耿直固执的小人行径,不过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
13.21: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狂者勇于进取,狷者不做坏事。
作为曾经心里很自卑的人(?),我认为自恋比自卑好,因为自恋会给你带来动力,自卑只会让自己陷入无限黑暗中。
13.22: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子曰:“不占而已矣。”
放弃是因为自己能力不够?客观条件不允许?
不,只是因为你自己想放弃。
所以,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为什么你不快乐?为什么你会变得越来越糟糕?是因为你自己选择了如此啊。
因此,如果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你若是想要改变,首先要从改变想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