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二百二十二):好官我自为之。
在北洋宦海谋生存,除了会伪装,还需要脸皮厚,恋栈名利场的北洋政客们可以用“笑骂随汝,好官我自为之”来自嘲,在这一点上,熊希龄牵头组建的“名流内阁”演绎地酣畅淋漓,大有君要臣死,臣就死给你看的厚颜无耻。对于老袁这样两面三刀的时代强人来说,信义早就在那个“磕头如捣蒜”的晚清宦海消磨殆尽,他所崇尚与相信的只有自我,也就是将在专权的道路上绝尘而去,至于熊希龄带着一帮子进步派阵营的名流组阁,不过是为其野心与抱负装点门面。当袁世凯将其作为工具,一步一步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么对于这件“赘物”,老袁决心将其赶下庙堂舞台。
但是熊希龄偏偏是一个沉迷于宦海无法自拔的角儿,既然戏台子都已经搭好了,还没来得及唱两嗓子就被轰下去,搁谁也不乐意,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熊希龄作为徒有其名的内阁总理,只有受气的份儿。在他还未打卡上班的时候,关于至关重要的财长一职就与袁世凯意见相左,老袁最后不得不让步,将这个志在必得的职位吐出来交由熊希龄兼任,但是老袁岂能就此罢休,遂指使掌舵交通领域的梁士诒暗中掣肘,这还不够,各省军阀继续釜底抽薪,群起索要军饷,焦头烂额的熊希龄想出裁军缩饷的昏招,这下子捅了更大的篓子。
毕竟在有兵即是草头王的北洋王朝,熊首辅给出的天下共计二十个师的编制,连大字不识几个的粗人武夫都不会买账,被动了奶酪的陆军总长段祺瑞更是坚决反对,在会议上直接拍案大骂,一点情面都不讲。老袁也开始厌恶这个看起来不顺眼的门面,于是暗中授意手下将捏着的熊希龄的把柄昭告天下,也就是早就收集好的热河行宫盗宝一案材料,熊希龄毕竟是内阁总理,北洋王朝的百官之首,所以此时还怀有可以包庇掩盖的侥幸心理。
其后,熊希龄眼见自己威信受损,所以函请内务部转交警察厅查究此事,意思也很简单,就是打个招呼一了百了。没想到原信却被交给了地方检察厅,更没想到地方检察厅会在原件上直接批了“饬具诉状,原件却回”八个字。在宦海规则盛行,官官相护的北洋庙堂,对待百官之首如此不留情面,熊希龄知道自己这个内阁总理确实当到了头,因为没有袁世凯的授意,是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走到山穷水尽的这一步,熊希龄确实不甘心,因为他是一个将乡谊看得很重的人,却为了恋栈宦海牺牲了太多。
最终,熊希龄曾经可以为赣宁之役中的湖南同乡、保持中立的湖南都督谭延闿求情,但是为了迎合袁世凯,坐视老袁面前的红人汤芗铭在湖南胡作非为,置乡民请命于不顾,不惜背负“卖省求荣”的骂名,而时间不到半年,自己一手组建的名流内阁即宣布下课。结果是做了亏心事,受了龌龊气,也没少挨骂,除了张謇还留任农商总长,这个曾经的百官之首却卷铺盖去做了煤油督办,而梁启超也去了有名无实的币制局上班,曾经雄心万丈的名流内阁只剩下黄粱一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