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陈可辛执导,2014年出品,打拐主题电影。
真实事件改编,视角是人性化且温和的。现实中听得更多的是,孩子被诱拐后断手断脚,拔舌去筋,瘫在大街上乞讨。有些甚至被父母认出来,然而家庭本就不富裕或者困难的家长不敢再认回孩子,有些手中已经抱着新生儿,咬牙拂袖而去。
在田文军鲁晓娟夫妇找回走失3年的鹏鹏后,失散儿童家长同盟会的其他人心里是怎么想的,不得而知。但是其中韩总人物角色却很丰满,他偷偷停在田文军家门口,看着这个曾经丢失过儿子的父亲再也不肯让儿子离开视线一步,他说他累了,找不动了。
李红琴在大巴上看到鹏鹏在活动的队伍中时忍不住冲下去找他,被其他的家长围住痛骂殴打,她只能下跪求饶,哪怕她没有参与主犯,但是——没有买卖就没有拐卖,这是所有父母心中的痛。韩总说起过他在缅甸吃猴脑,因为有着消费的需要,于是催生了无数残酷而血腥的市场。
这些市场已经远远超越了我们天性的需求,它就像可怕的黑洞。
记得我第一次去泰国,参观夜间野生动物园。那应该是许多夜行动物最活跃的时间,然而坐着四平八稳的游览车看到的,只有饿得饥肠辘辘的困兽,极度消瘦,虚弱,营养不良,在电网围绕的圈子里,无精打采的耷拉着。还有作为他们国宝的大象,据说旅游高峰期,每天都要累死几头。
猛兽不可侵犯,然而它们的幼崽却成为了取悦游客的道具。发生过很多起因为幼崽长时间与人类在一起,身上混杂了各种陌生的气味,导致幼崽的父母不愿意接受孩子,甚至活活咬死的事故。
因此我忍不住对身边经常出游的伙伴呼吁道,那些仅为了尝鲜观赏游乐的项目,就不要把动物带上了,我们不需要动物城的马戏表演,不要骑坐骆驼,大象,甚至观赏区的马匹,如果它们作为唯一赖以生存的交通工具,我自然也不会如此极力的反对,但是我们仅仅是为了游玩,为何不以现代交通工具代步。
“请让我们的消费保持在理智的范围内”。逐渐明白这句话的真正涵义。
动物园,野生动物园,展览馆,需要我们的消费,来维持他们的日常,来保护维持这些动物的生存和供养。然而过度的消费就是对它们残酷的杀害。愿我们所花出的每一分钱,都让我们收获颇丰,同时也让对方获益良多。
《亲爱的》这部影片虽然过于故事化,但是表达的伦理道德底线观是值得重视的。我不同情李红琴,虽然她的感情都是真实的,她对孩子的爱也是满满当当的,然而她违反了最基本的伦理底线。
法官问她,把孩子送回一个人贩子手中,能接受么。她说,这是我的女儿,我爱她,她也需要我。放在任何一个环境中,它都是至高纯净的感情。然而在错误的伦理面前,它就变得不可接受了。因为它确实创造出伤害在前,于是所有的感情也都必须退让,这样的感情已经被剥夺了存在的意义。它是无意义的感情。
在我们不可遏制的,自我毁灭的巨大的欲望面前,望冷静三思而行。下一个,可能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