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流表达中往往发现,有不少孩子往往说不通顺、说不具体,或东拉西扯,或三言两语。一年级时候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看图说话,可使学生在口语表达的反复实践过程中切实打好听、看、说、思能力的基础,增强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上周完成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听故事 讲故事》的学习。课标出台后,教材将这篇从《老鼠嫁女》改为《小猫种鱼》。《老鼠嫁女》作为传统的民间故事受到大家的喜欢,但是语言风格和事件其实离学生比较远。《小猫种鱼》的图片中饱含春种秋收的季节观念,贴合单元人文主题,小猫的直觉思维也很贴近孩子们的思维方式。这次的口语交际练习目标是:“能认真倾听故事,听明白故事内容;能借助图片讲故事,做到声音洪亮”。9班的孩子上学期经过一学期"夜读"课程的锻炼,我相信在听故事、复述故事上是没有很大的问题。但是平时的“夜读”课程缺少图片的辅助。所以实际课堂上,更加关注的是孩子们对于图片的观察。第一次观察时候,很多孩子站在“描述事情”的阶段。只用简单的方式描述图上有谁正在做什么。第二次观察中,梳理时间线支架:“第一年春天——秋天——第二年春天——秋天——第三年春天”。第三次引导孩子增加了“小猫”角度的观察支架:站在小猫的角度去思考,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在第四次的观察中,再增加一些细节,如:小猫眼睛紧紧盯着,老爷爷收获一大筐玉米等。分批次不断提供新的支架,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丰富故事,延展看图说故事的能力。
在语文书园地的日积月累中,给了八组词语和一副春景图。首先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观察词语中描绘的都是春天。还可以玩“我指你猜”“我说你猜”等游戏,在画面中找对应的词语表达,或者教师描述句子学生猜词语。这是最基本的对于词语的初步理解,以及锻炼学生观察能力,让学生对于画面有更加直观深刻的了解,潜移默化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对于看图说话的锻炼,这样的配了词语支架的图就是学习表达好材料。大部分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不足以独立进行整幅图的详细观察。因此在课堂上分次给予学生不同的支架。通过“学习支架——自由练习——同桌互说——挑人交流”,根据“从上到下”的观察规则,帮助孩子分为4个小片段进行训练,最后搭建头尾尝试完整说整幅图。
《春回大地》
春天来了,万物都醒过来了。
我看到了——————。我听到了————。
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春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啊!
一年级到现在,基本上是以同桌共学作为课堂学习的基础。课堂中的学习效果调查也多数以以下几种方式进行:交流时候,教师听。交流结束,同桌交换机子投票提供学情调查,教师再挑人展示。课后,通过音频的线上提交,再次进行巩固和评价。在同桌互相评价中,规则还不够清晰,学生在进行同桌互评的时候标准不一。需要有一段时间再进行磨合。
复看之前的有些自主活动环节中,常常会出现自主活动内容被个性经验取代。但是课堂中看似给了孩子充足的时间,将课堂的主体让位给了学生,实际上没有看到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往往会出现错误或者是不完整的。如果没有经过目标清晰的设计,一味发展学生的个体经验,任由学生在课堂自由说一说,其实变相取消了课堂与教师的作用。那么这个环节的教学,学生自身的学习也不会有进步。学生的经验需要获得发展,除了自身个体经验的“连续性”生长之外,很重要的是符合经验的“交互性”原则。这种交互是以环节的教学目标为导向,教师的设计引导下,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
昨晚看了何捷老师在《超级语文课》中上了《田忌赛马》这一课。课堂上他风趣幽默的台风,将这节课的目标定位为思维和表达,通过一系列的情境设置,帮助学生站在人物的角度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学习,每一个环节的目标都清晰。语文学习中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 课堂中应该更多让位给学生去表达,清晰的表达其实就是思维发展的表现。但是这种让位应该是有目标的、有设计的,有支架的。